第(1/3)页 童贯站在一旁,沉默而又低调地由着那高璋在自己的主场侃侃而言。 不时还颔首以示认同高璋的说法,不着痕迹地吹捧高璋的高瞻远睹。 一旁,那些曾经见识过无数次这位大宋权宦那丑陋嘴脸的大宋名将们满脸诡色,暗中进行着眼神交流。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童贯如此面对高璋,可仍旧令他们深感不适。 毕竟这位参谋院使位高权重,在西北统帅边军之时,行事跋扈到了极点。 但凡是有稍敢忤逆其意志的将领,轻则降职,重则罢官。 而在参谋院中,行事脾气虽然比起在西北边军时的作为已然收敛了些,可也好不到哪去。 可偏偏,面对这位现如今被东京汴梁的百姓们亲昵地称呼为“小高相公”的高璋,童贯的卑微,着实让人不适。 高璋当然清楚,这位权宦惧的并非是自己,而是师尊对于自己的宠爱。 莫要看童贯对自己卑躬屈膝,高璋仍旧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地应付着此獠。 因为谁也不知道童贯这位历史上臭名远扬,在大宋军伍之中以恶名著称,偏偏又得到师尊信重的权宦会不会想在自己背后暗戳戳地搞事情。 童贯自己心中很清楚,倘若高璋没有立下灭国之功,自己在高璋的跟前,兴许还能够摆一摆老资格。 可是随着高璋率军在西夏境内连连得胜。每当收到捷报,官家都会第一时间让自己入宫。 在宫中特地打造的沙盘跟前,让自己在宫中解释与演示这位小高状元如何取得一场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言语之中那满满皆是对高璋的美誉与宠爱,听得童贯心中酸涩不堪。 心里边亦是很不爽利,毕竟他自哲宗年间,就开始戎马,至今已有三十载,可以骄傲地拍着自己的胸口,说自己是大宋最知兵的权宦。 而且也打出了不少骄人的战绩,自认倘若自己领军,肯定也不会太差。 可随着战事的顺利,一个接一个的捷报传来,童贯的自信与骄傲却一次又一次地遭遇重击。 甚至每一次为官家推演兵事,都会更加的失落,跟这位官家的爱徒相比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