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丰收(5500+)-《神医四岁半,全皇朝大佬团宠我》


    第(3/3)页

    【等我查查呗,联个网,去你原来的世界查查食谱,再让厨子给咱们做,吸溜】

    “吸溜。”

    晏吱吱吸溜着口水,轻轻拍了拍一根玉米杆子,语重心长道,“你要快快长大哦,快点被吱吱和毛毛吃掉。”

    小神医和小毛驴做着快点吃到玉米的美梦,朝会却因这些小麦掀起轩然大波。

    良种是真,丰收是真,问题来了,这一批粮食要送到何处种植?

    官员们对朝廷出面从公主那儿买下这批粮食没意见,他们有意见的是哪个州府得到这些良种。

    一群勋贵得知消息,八百年不上朝的他们也来朝会,与那厚脸皮的颍常王世子一起,和帝王拉家常套近乎,仿佛之前反对新帝登基的不是他们,仿佛这一年里暗地里搞小动作的也不是他们。

    不少官员也在为家乡争取良种。是想惠及乡民吗?不,是因他们的亲戚有很多土地在那儿。

    只有少部分官员真正心疼百姓,想用这批良种做一个丰盈天下粮仓的计划,偏偏又争不过那些官员。

    就连杨检都能放低身段,和颜悦色的和新帝说话。

    不少高官为了得到良种,甚至主动放弃手里的利益。

    比如礼部那边,苏家本想将自己人安排在左侍郎的位置,这次不争了,全力支持帝王。帝王选谁他们支持谁。

    比如工部那边,王家知道新帝对工部尚书不满意,提供了证据,让相识的御史弹劾工部尚书,成功将对方的官帽弹劾没了。

    晏啸风等众人吵够了才说:“公主的田庄有限,良种亦有限。大承还需要更多的良种,才能富国强民。”

    他早就计划。大部分良种送往土地肥沃的州府,争取在下一季收获更多的良种,更好的大面积推广。小部分良种送到那些亩产不足一石的,看看这些良种能否适应当地的土地和气候。就算这些良种不能和京郊这边亩产七八石,哪怕是亩产两石,都能活人无数。

    他乃大承的帝王,绝不会轻易放弃任一处的子民。

    百官们赶紧盘算起来,发现土地肥沃的州府有自己家乡,松了口气,发现没自己的家乡,又不甘心,想拿别的好处和帝王换。

    只有部分人看出帝王的雄心壮志,也看出未来的百姓归心。

    王元思面上依旧挂着笑,心里却有了决断。

    苏德寿和杨检却生出一股恐惧。

    不能,他们不能让帝王继续成长下去了!

    公主的小麦丰收后不久,京城里突然风靡起洁白如雪的盐。

    那盐一开始卖得死贵死贵,只有高门大户才会去买。不少文人甚至为这盐写出许多诗句,到处传唱。

    百姓们羡慕归羡慕,顾及家庭情况,还是老老实实去买以前的粗盐。

    新盐出现的好处便是以前的盐价格大幅度下降,哪怕是贫苦人家,都能大大方方的买上一罐盐。

    又过了一个月,洁白如雪的盐价格也下降了许多,普通百姓勉强也买得起。在这些人之中,只有一些有远见的,预料到新盐迟早会去掉旧盐。而新盐的法子掌握在朝廷手中,准确来说,掌握在帝王手中,那些仗着盐矿发财的世家怕是要大出血。

    百姓们并不知这期间帝王和不少世家进行了盐权的争夺。国库又是做出何种努力一直维持盐价。

    这场暗地里的战斗因崔家和王家的倒戈提前结束,帝王获胜。

    杨府。

    杨检相较以往衰老了不少,他气得砸掉了偏厅里所有的瓷器。

    “王匹夫,你就是个匹夫!是个叛徒!”

    先帝时期,王家还与杨家合作过,试图咬掉苏家一块肉。后来苏家因舒贵妃需要避开新帝的锋芒,沉寂下去,这才变成杨王两家独大,其他小世家依附的局面。

    这次盐权争夺让他看出帝王的野心,越发忌惮,甚至豁出老脸与王家合作。

    可那王元思……“匹夫!老匹夫!”

    他嗬嗬笑了两声,“你背叛世家投靠帝王,以为会有好日子过?”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啊!但凡晏啸风没了或退位,那就是他们找王家算账的时候!

    他微微合上眼,深呼吸几次。

    “晏啸风,你无情,便别怪我无义!”

    另一边,苏家苏德寿也气得不行。

    崔家是个小世家,依附他们苏家,结果这次倒戈让他们损失了不少利益。

    苏德寿:“好你个崔英,你老子一死你就翻脸不认人了是吧?”

    御史崔英的父亲是苏家的女婿,虽说不是特别出挑,可没人嫌弃自己在朝中多一些势力。

    可偏偏这女婿生了个性格古怪的儿子。御史本就惹人厌,不投靠任一方势力的御史最惹人厌。崔英在朝中几乎没什么朋友,上次他坚持滴血验亲输了,要赔偿时,都没人愿意借钱给他!

    分明当时极力滴血验亲,到头来却支持帝王,“小人!无耻之徒!”

    苏德寿怒骂不已。

    长子苏智杰赶紧安抚他,见父亲动个怒就好像要没了半条命,他犹豫了下,没将那件事说出来。

    左右日后苏家都是他的,他是一家之主。父亲汲汲营营也是为了他,这次轮到他自己为后半生努力了。只要成功,便是从龙之功,父亲也可以安享晚年了!

    这些朝廷纷争与晏吱吱无关。

    她每日都快快乐乐的行医,收获功德兑换寿命,收获奖励拿去给爹爹,再和毛毛一起盼望着玉米早日成熟。

    就在玉米要成熟之际,晏茹玥突然鬼鬼祟祟的来寻她。

    “吱吱啊,你想见我大哥吗?”

    晏吱吱毫不犹豫的点头。

    哥哥姐姐她都爱!

    晏茹玥‘嘿嘿’一笑,“我得到消息,我哥估计明天清晨就能入京,不如我们一起去城门接他?”

    “好呀好呀。”

    晏吱吱很高兴,晏茹玥也很高兴,这位郡主心想,她这边多一个大哥,总该能赢过郁家吧?他们家和妹妹关系最好,郁家只能排第二!有本事郁朝辞郁彩云也变出几个兄弟姐妹!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