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外交战-《我在三国建座城》


    第(1/3)页

    公元197年,汉建安二年,四月。

    袁绍尽起十五万大军兵临冀州魏郡馆陶城下。

    馆陶成守将张辽急报魏郡邺城苏木。

    刚刚收拾了邺城内不稳定因素董承一伙人的苏木也是立刻就安排了钱粮器械等物资朝着馆陶成转运。

    与此同时,得到急报的荀彧和沮授二人也被苏木叫到了府衙之中。

    苏木麾下的谋臣武将虽然不如袁绍那边的复杂。

    却也是大致分成了三个派系。

    第一个派系是以沮授和田丰为首的冀州本地派系,这一派系的人主要是为了冀州本地的士族利益代言。

    第二个派系是以荀彧和郭嘉为首的颍川谋士派系,这一派系的人主要是为了争夺话语权,为了将来苏木军南下颍川做准备。

    毕竟此时荀彧和郭嘉等人带着家族避祸到冀州乃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所以有朝一日苏木军打下颍川,就是这一派系的主要的目的。

    第三个派系是以张辽,高顺和吕布为首的并州派系,这一派系的人主要是以武将为主,他们这群武将只听命于苏木。

    至于什么皇帝,什么大汉,没人在乎,是铁杆的苏木支持者。

    与这些苏木嫡系的并州武将不同。

    荀彧和沮授二人虽然分属冀州本地派和颍川派,在日常工作中多有摩擦。

    但是在力保大汉皇帝的立场上却是出奇的一致。

    毕竟大汉养士四百年,在这些士子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

    只不过此时想要挽救大汉,荀彧和沮授二人只能是将希望放在苏木的身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就在苏木下令运转粮草武器的时候。

    荀彧和沮授二人到了苏木的府衙中,也是在外交上给苏木提了几个方向。

    根据郭嘉和李儒手底下的探子回报。

    袁绍这段时间除了在筹备士卒和粮草军械等物资外,还在外交上想要孤立苏木军势力。

    袁绍派出了使者不停地出使四方诸侯势力。

    徐州的童罗,刘备,兖州的曹操,荆州的刘表,宛城的张绣,凉州马腾,韩遂等人都接触到了袁绍的使者。

    除了被袁绍困在幽州的公孙瓒,大汉境内有名有号的各地诸侯基本都迎来了袁绍的使者。

    大汉四世三公袁氏的名头此时还是好用的,各地诸侯无论愿不愿意与袁绍一同围攻苏木军势力。

    都客客气气的迎接了袁绍派出去的使者。

    但是根据各地诸侯势力自身的利益关系,在迎接了袁绍的使者之后。

    在密谈中,各方诸侯势力的表现就不大相同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