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灭蔡京,林宰相-《我只想搞钱》


    第(2/3)页

    林逸不怕人多,腾出位置,更好给自己看上的那些大臣,好让大宋快速步入正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有一个游戏世界】  【】

    朝臣这种生物,

    杀一批自然会生长出另一批。

    不怕没人可用。

    翌日。

    蔡京一系官员被查的消息在汴京开始满天飞。

    百姓议论纷纷,

    “蔡京被查了,真是大快人心啊,蔡京在位做了多少恶事,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十四条大罪,蔡京何其罪孽深重。”

    “听说蔡卞、蔡攸、还有蔡氏一系的子弟、官员也全都下狱了,足足有七八十人呢。”

    “不止,可不止啊,还有好多地方官呢,还有一些牵扯不深的,但也受到了警告,正在家写自省折子呢,听说林相公下令了,要是他们自查不清,又被交代出来,加重处罚。”

    “你们说,蔡京会不会再次翻身?”

    “应该没机会了,这次惩处蔡京,是林相国主持,林相才是咱大宋的擎天玉柱,今后肯定是林相主持大局。”

    大理寺内,

    正在加紧审理整理卷宗。

    总有人顶不住压力会说,当揪出一条线,就会牵出一条绳,最后能拉出一头牛。

    一层层传导过去。

    查到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些年他们做的事情太多了,一桩桩一件件,卷宗堆满一整间库房。

    未了避免出现问题。

    这些卷宗林逸看过之后,全部收入空间。

    别人想破坏的机会都不给他。

    以往电视剧上发生的什么放火,烧卷宗给主角加重难度的戏码,林逸可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

    ......

    天牢里。

    王黼穿着脏兮兮的内衣看着一个个押进来的官员,像疯了一样哈哈大笑起来。

    “蔡卞、蔡攸,蓝辅,王硅......你们全都来了,终于不是我一个人在这里受罪了,我早就知道,早就知道,你们一个也跑不了,你们全都会败在那个林逸手里,哈哈哈哈。”

    蔡卞、蔡攸等人狠狠瞪了王黼一眼,随即被狱卒推走。

    蔡京没有下狱。

    毕竟是老人,而且为皇帝操劳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林逸和蔡京并排而坐,两人正喝茶聊天。

    此时蔡京已经换了一身便衣。

    他现在已经不是宰相。

    “恭喜林相,老夫走后,这宰相之位必然是林相的,林相年不过三十就位极人臣,真是世间少有可喜可贺啊。”蔡京声音低沉的说道。

    “以我的理解,宰相,也不过是能更好的为民众谋福祉的位置而已,即便坐上宰相,并没有什么值得太高兴的。”林逸澹澹道。

    蔡京抬起耷拉的眼皮,眼神异样的看看林逸,说实话,他虽然心思精明,可依旧觉得眼前这个林逸林东阳,让他很看不透。

    这个年轻人,

    不到三十岁就做了少宰,

    也没有大肆培植自己的人。

    他也派人调查过,林逸管理皇家商行,也不见他给自己捞多少钱,现在依旧住着陛下最早赐给他的宅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有一个游戏世界】  【】

    当初是恩宠,相比七品官宅院很大。

    可现在林逸成为太傅、楚国公后,那套宅子显然规格远远不够了,他也从来没想着换。

    王黼被查抄的宅子,被他用来做了珍宝阁。

    没有开大买卖。

    没有大肆收购土地。

    要说好女色?

    确实收了花魁崔念奴,据说与李师师也有一点风传,家里有几个婢女,可这在外人看来,远远达不到好色的程度,比林逸女人多的官员比比皆是。

    而且人家没有用强。

    最多算是风流。

    这在大宋算是雅。

    洁身自好如此,蔡京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难道真的一心为国吗?

    林逸放下茶碗,眼睛没有看蔡京,而是看着门口的光亮道:“蔡相,陛下和我说了,如果你认罪,可免你一死,至于蔡家,不会落得株连九族。”

    蔡京身子勐的一颤。

    “不株连九族,那就是还有好多要被株连的了?”蔡京道。

    “可以给你们蔡家留下一脉。”

    蔡京的手颤抖的厉害,心在滴血,曾经蔡家何等风光,现在却落得如此下场。

    半月后。

    皇宫大殿。

    殿内官员明显比以前少了很多。

    林逸拿出奏折向宋徽宗禀报调查蔡京桉的情况,蔡京认罪服法,牵扯出的大小官员,涉及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地方知府、通判、县令,甚至军方人员,共计三百五十六人,这其中大多涉及卖官鬻爵,通过贿赂提拔等。

    而且这些官员自身,绝大多数也都有问题。

    宋徽宗问:“可有证据?”

    林逸回答:“证据确凿。”

    宋徽宗道:“那就依律惩处吧。”

    很多人觉得宋朝不杀士大夫,不杀文人,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法律规定杀头的罪名比比皆是,比如贪污,大宋法律明确规定,官吏贪污20两银子以上,发配岭南或者朱崖洲,贪污40两银子以上,斩首。

    不杀,只是某些皇帝为了追求仁德名声,多把斩首特赦成流放,以安抚其他文臣的心。

    可林逸知道。

    有些人越对她好,她娇气愈重,有时候杀一批,反而能起到更大的震慑作用。

    现在林逸就觉得,杀一批比留个仁德名声好。

    这批官员的死,估计能震慑大宋官场20年,有这个效果林逸就觉得他们死的值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