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开国大典虽然一切从简,但是部分该有的东西,还是省不掉的,就比如龙椅的规格总不能用木头打造吧? 可以说。 这座鎏金龙椅。 就是目前贫穷的皇宫之中,算得上是最贵重的东西了。 在龙椅的台阶之下,也是整整齐齐的站着四人。 他们都是朱元璋的子嗣,同时也算得上是年龄最大一批,基本上能够懂得事理,所以老朱同志也是决定,在开国大典的这一天,将某些事情告诉他们了。 这四人,分别是—— 太子朱标,嫡长子,年十三。 朱樉,次子,年十二。 朱棡,三子,年十岁。 朱棣,四子,年八岁。 ....... 至于说,朱元璋的其他子嗣,不是还在玩泥巴,就是还在他们娘的肚子里。 所以也就没有将他们叫过来,就算从小教育还行,也不能够指望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懂得太多的道理,将八岁的朱棣叫过来,其实都有点勉强了。 “哒——哒——哒——” 朱元璋的手指。 有节奏的敲击着鎏金龙椅的把手,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说什么,而是借助着这种安静的气氛,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同时。 他也在观察着。 自己这四個儿子们的表现。 太子朱标天生聪慧,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也是非常的友爱,被朱元璋视为自己未来的接班人,显得最为沉着冷静。 四子朱棣,或许是年龄尚小,又或者是本身的性格。 一双眼睛布灵布灵的转个不停,脑子里不知道在想着什么鬼点子。 反而是次子朱慡、三子朱棡,面对朱元璋带来的无形压力,显得有点惶惶不安的样子,甚至坐立难安。 将他们的表现全部看在心里。 谁是可造之材。 谁是平庸之人。 老朱同志可以说是看的一清二楚的。 朱元璋也不打算在试探下去了,而是开口问道:“你们可知道,咱现在叫你们过来,是要干什么事情吗?” 朱慡:“........” 朱棡:“........” 不指望这两个家伙。 他们似乎紧张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也不知道是老朱同志积威太重还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