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父皇!” 思虑了良久。 朱棣抬起了自己的小脑袋,眼神中充满了自信的神色。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答案,并且想要在父皇面前表现一番,开口说道: “儿臣觉得——” “父皇您是担心叔叔们受封之后,会争名、争功、争荣利,甚至变得嚣张跋扈起来,摆不平。” “一方面是朝廷的律法,另一方面是曾经一起打天下的叔叔们。” “所以,父皇才会推迟叔叔们的分封大典。” “........” 听到朱棣的回答。 朱元璋的眼神中透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如今的他,已经拥有了七个儿子,除去三个还在玩泥巴的之外,剩余的四人之中,也就只有成熟稳重的标儿,以及思维奇思妙想的棣儿能够让他欣慰的。 未来的大明帝国。 只要能够多出来几个能力出众的子嗣协助标儿,必定能够稳如泰山! 的确。 老朱同志。 也是一個比较念旧的人。 他不想像是汉高祖刘邦一样,把当年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全部杀的一干二净的,大家一起奋斗发家,一起共享荣华富贵难道不好吗? 在朱元璋看来,这些武将文臣们,未来都是自己儿子朱标的班底! 他相信,凭借自己儿子朱标的能力。 完全不会出什么乱子。 在朱元璋的设想之中,未来的大明帝国,那是内有贤君驯服悍将名臣,外有藩王拱卫四方,那绝对是一番鼎盛之势! 哦,对了。 现在大明帝国还没有设立藩王,但是老朱同志已经在考虑这件事情了。 以后有合适的机会,他肯定会给自家几个儿子封王的。 当然。 胡惟庸案是一个例外。 那纯粹是胡惟庸这家伙自己作死。 在未来,胡惟庸升任左丞相之后,他做了七年丞相,任期内在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 为人过于独断专行,许多生杀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请示,就擅自加以处理。 这么一来。 到底你胡惟庸是皇帝,还是他朱元璋是皇帝? 不仅做了皇帝做讨厌的结党营私的事情,更是越职了,再加上当时老朱同志已经在琢磨着废除丞相的职位了,胡惟庸这样子刚好撞到了枪口上,那纯纯就是冤大头一个。 只可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