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换成太子朱标、四皇子朱棣来选择的话,他们肯定会做出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 太子朱标性格仁厚。 肯定不会随随便便灭人九族,除非是造反的大罪。 所以,他也会选择‘温水煮青蛙’的方法,一步步慢慢的弄死孔家。 小朱棣现在年轻气盛,性格火烈。 让他来选择,那肯定是不顾后果的直接动刀子。 先剁掉几个孔家人再说,不听话就再杀,杀得对方不敢说‘不’为止,当然这期间引起的负面反应,那可就不一定了。 “先生,您有何看法?” “在下才疏学浅,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先生,咱现在都这么窘迫了,您就帮咱出出主意,好好打压一下那孔家嚣张的气焰。” 老朱同志可不信剑圣长虹的鬼话。 先生就是懒得说而已。 他的心中。 肯定已经想好了办法,只不过没有直接说出来罢了。 剑圣长虹犹豫了片刻,虽然他的职责不在此处,但是他也有点看不惯孔家的嚣张气焰,所以犹豫再三,还是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在下看来。”剑圣长虹面无表情的说道:“想要惩戒孔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科举入手。” 老朱同志来了兴致:“科举?” 剑圣长虹接着说道:“诸位可知,孔家之所以能够从这么多朝代中,一直生存到现在,凭借的是什么吗?” 太子朱标说道:“千年世家的底蕴?” 小朱棣说道:“儒家的文化传承?” 刘伯温摇了摇头,他已经明白剑圣长虹的意思了:“非也,恐怕先生所说的,应该是指孔家不要脸的骑墙派做法,就比如宋元时期,政权更替的时候,孔家人直接叛国当起了带路党。” 和聪明人说话,自然是轻松很多,一下子就能够点出问题的重点。 老朱同志和天师张正常也是心领神会。 科举的大权。 掌握在朝堂的手中。 想要炮制孔家,那自然是再容易不过了,只需要在每张卷子的后面,加上一道必考题——孔家在宋元时期的做法,并且还特意批注出‘正确答案’,并且占据百分之二十的分数,只要你肯背书,这些分数是必定能够拿到的,白捡的分数谁不要? 至于说那些不背的人? 要是少了这百分之二十的分数,那基本上就是名落孙山了。 为了自己的仕途,天下的士子肯定会死命背批注。 久而久之。 孔家的名声,可就真的臭不可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