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明稻!麒麟培育的高产种子!-《大明:我!老朱家的瑞兽麒麟》


    第(2/3)页

    【特殊种植条件:仅限大明帝国疆土,在其他地方进行种植,会直接枯萎】

    【........】

    看着这张小纸条上面的内容。

    朱慡和朱棡二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扬州城耕作了八天的时间,他们早就已经不再是不辨五谷的公子哥了,向勤于耕种的百姓们请教之后,关于农业的基础知识,还是有一点点了解的。

    北方种植小麦。

    南方种植水稻。

    北方一般都是一年一熟,南方一般都是一年两熟。

    只有在更南边的炎热地方,粮食收成才能够做到一年三熟。

    而在这里发现的新的种子,它无论在南北方,都能够做到一年三熟的地步,而且就连各种苛刻的环境条件,都可以毫无难度的进行克服,并且茁壮生长!

    别的暂且不提,就说草原之上吧。

    从古至今。

    华夏不知道有多少次,率军攻入了草原之上,将游牧民族打的节节败退、狼狈逃窜。

    但是,由于这片土地不适合耕种,所以很少会在这里修建城池、移居百姓,在数十年之后,游牧民族又会卷土重来,占据着这片草原,虎视眈眈的窥视着中原。

    对于华夏的帝国而言,这片草原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然而——

    现在,情况可就不同了。

    只要能够种田的地方,那必然会有华夏的百姓出没,以前是无法在草原上耕种,但是现在拥有了超高适应能力的明稻,那只要将其种下去,稍微打理照料一番,就可以收获大量的粮食,这绝对会有饿的活不下去的百姓们,前仆后继的前往草原。

    如此一来。

    就可以让北元彻底失去了他们的立足之地!

    “这个产量......假的吧?!”

    如果说。

    明稻的超强适应性,两人还能够理解。

    那么,看着这個离谱的亩产量,两人就彻底蒙圈了。

    在土豆、玉米、红薯等高产农作物,尚且没有传入大明帝国之前,百姓们常以水稻、小麦、粟米为主食。

    虽然。

    从古至今。

    由于培育耕种技术的不断成熟,粮食的产量也在不断提高着。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平均亩产106斤,到汉代时期的平均亩产126斤,再到魏晋时期的平均亩产180斤,唐朝平均亩产的276斤,宋朝平均亩产的450斤,以及现在大明帝国建国前后的平均亩产——600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