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刘封 誓杀吴狗-《糜汉》
            
            
            
                
    第(3/3)页
    他伸出手拍着刘封的肩膀说道:
    「因为你心中常对西域诸使有所怀疑,所以你暗中派人时刻打探着西域诸使的动向。
    打探之下,你才能及时发现西域诸使的异动,从而在他们举事时,率军将他们顺利镇压。」
    「这会是将来史书上的记录,孤也希望来日你的奏表上,也是这么向朝臣及天下人解释的!」
    「如何?」
    糜旸好似是在询问刘封的意见,但刘封知道到了这一步,他的答案有且只有一个:
    「臣,领命!」
    得到刘封的回复后,糜旸便摆摆手言道:「回去准备吧。」
    「明日会有人协助你的。」
    在糜旸的这句话下,刘封怀抱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大堂之中。
    而等刘封的身影消失不见后,蒋济起身对着糜旸问道:
    「西域千里之遥,刘将军性格刚猛,恐大司马外无人可制之。」
    在蒋济看来,糜旸今夜要这么敲打刘封一番,为的就是来日将刘封放到西域封王。
    但蒋济却觉得,这一举动依然存在着风险。
    而对于蒋济的这层担忧,糜旸又何尝不知道呢?
    只是凡事有利就有弊。
    在糜旸看来,只要出师有名,以目前汉军的军力,拿下西域并不是难事。
    可拿下西域容易,治理好西域,将西域彻底化为华夏的一部分,却并不容易。
    要想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借鉴先辈。
    当年荆州、扬州,皆可算是化外之地,风土人情,语言,习俗与中原大不相同。
    但时至今日,尽管荆州与扬州在一些方面与中原还是有着分别,但两州的百姓打心底里都已经将自己视作华夏的一份子。
    而造成这番改变的,正是汉初刘邦分封的那些诸侯王了。
    那些诸侯王不一定都是贤明的人,但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到达封地后,会尽一切力量来慢慢同化当地的人。
    这样的主观能动性,是诸侯王独有的,任何大臣都不具备。
    不要小看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这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强大的军事实力支持的时候。
    好的政策不应该埋没,而要想让这个好政策发挥应有的效用,派去西域的诸侯王的首个人选,就一定要慎重。
    当然实际上糜旸也没得选。
    刘禅的子嗣尚未出生,他的两个弟弟又太小,挑来挑去,糜旸的目光只能放在刘封上。
    抛开刘封的性格不谈的话,他个人的军事能力,反而能大大裨益糜旸「化域为州」的理想。
    至于蒋济的担忧,糜旸也不会坐视不理。
    「无妨。
    有孤在一日,他就不敢有二心。
    况且孤从未答应过他,可以在西域世袭罔替。」
    糜旸要的是化域为州,并不是化域为国,化域为国,只是一个过渡而已。
    听到糜旸的最后一句话后,蒋济这才放下了心。
    只要不世袭罔替,让刘封在西域形成牢不可破的势力根基,那么刘封能对中央政府造成的风险,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大司马英明。」
    ...
    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二日的晚上。
    当夜幕降临的那一刻,居住在四方馆内的张温与周鲂,却突然地感觉到有些心悸。
    好像在漆黑的夜幕下,正有着某股力量在蓄势待发,意欲对他们不利。
    当然张温与周鲂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倒不是他们会未卜先知,纯粹是因为他们在四方馆内缺少安全感。
    本来在从江东出发时,他们身旁是带着百余侍卫的,可那些侍卫在之前柳隐的迎接举动中不得已被抛下,现在张温与周鲂身边不过三五随从而已。
    身处敌国都城内,身旁的守卫力量又可谓是薄弱至极,任何人面对这一情况,都会感觉到不安。
    浓郁的夜色,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心中的不安。
    张温与周鲂不知道的是,他们的直觉是对的。
    因为就在离他们不远的一处院落内,百余卫士正在有模有样的誓师着。
    「今夜必取吴狗首级!」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