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口粮兑换,不宜完全按劳分配,需兼顾人道。可定为:每日出工者,无论出力多少,皆先发放基础口粮,如稀粥两碗,吊命所需。超出基础部分,再按工分兑换。” “例如:设定每十分工分,可多换稠粥一碗,或干粮一块。具体兑换比例,需根据每日粮食总支出倒推计算,确保收支大体平衡,略有盈余以备不时。” “如此,壮劳力可多得食,老弱亦可凭力所能及之劳作换取基本生存,既能鼓励劳作,又可避免强者通吃,弱者饿毙,维持大体稳定。” 这一番话下来,不仅计算精准,更是考虑到了人性和可持续性。 沈桃桃听完,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赞赏,“好!心思缜密,计算如神,更难得的是通情达理。阿衡,从此刻起,所有流民登记,物资调配,工分核算之事,便由你主要负责。你需要多少人手,需要何种协助,尽管开口。赵青,你务必全力配合阿衡。” 阿衡被这突如其来的重用惊得愣了一下,随即脸上泛起一丝激动的红晕,深深一福:“阿衡必竭尽全力,不负沈姑娘的信任!” 其心算之迅捷,逻辑之严谨,对数字之敏感,远超寻常账房,甚至让在场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吏都自叹弗如。 沈桃桃知道,她意外地挖到了一块瑰宝,这为破解眼前的困局,增添了一份至关重要的力量。 老嬷嬷见沈桃桃如此重用自己的“儿子”,激动得老泪纵横,连连道谢。 有了阿衡这个“人形计算器”的加入,繁琐庞杂的数据处理工作顿时变得井井有条。 她心思缜密,计算精准,很快就将混乱的流民信息初步归类,并制定了清晰的物资分配和工分兑换方案。 沈桃桃的以工代赈方案,终于得以迅速推行下去。 青壮年被有效组织起来,砍伐木材,搭建棚户。 妇孺老弱也分配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如采集野菜,缝补衣物,照顾孤幼。 秩序开始在混乱中建立,绝望麻木的气氛中,开始注入一丝微弱的希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