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门外传来侍从室科员沈浩的通报,打断了校长的沉思。 校长的思绪回到现实,沉吟两秒后,对着一旁等待的钱大均说道:“将李学文部发来的这封电报转交给空军司令部,命令周至揉抽调出一支航空队配属给李学文部” 最终校长还是下定了决心,答应李学文的请求,给他配备一个航空队。 毕竟在校长看来,李学文的决死电报都来了,这次是真的回不来了,给就给了,等杭州湾战事结束,这支航空队自然还是空军司令部的。 钱大军心里也是这个想法,得到校长的回复后,没有劝说,行了个礼后,转身退去安排。 当天晚上,在南京举行的关于淞沪会战的最高军事会议上,正式通过了全线总撤退的决议,各部队按预定计划,向吴福线,锡澄线国防工事撤退。 到达吴福线,锡澄线国防工事后,依托国防工事阻击沿着国军撤退路线,追击而来的倭寇追兵。 会议结束后,撤退命令就开始层层到达淞沪前线的各集团军指挥部中。 早已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国军各部,在接到这纸盼望已久的撤退命令时,各司令长官全都是长舒一口气,立刻按照预定方案,组织部队交替掩护,开始后撤。 相比于原本时空在登陆的小鬼子第十军形成的夹击之势下,混乱不堪,伤亡惨重的溃退,这次的撤退命令下达得确实要从容许多。 由于李学文的中央突击队像一颗坚硬的钉子,死死地楔在金山卫滩头,顶住了鬼子第10军主力的疯狂进攻,使其无法迅速向内陆穿插,为淞沪战场正面的国军主力赢得了宝贵撤退时间。 杭州湾北岸,淞沪全线总撤退的命令和校长允许配属一个航空队的回复,同时送到了李学文的手中。 指挥部内,气氛有些低落。 相比于淞沪前线现在就可以撤退脱离战场的部队,他们要在杭州湾抵抗到十一月十日二十四时,才被允许撤退。 李学文无视了坚守时间,反而是兴冲冲的看向了校长答应给配属的一个航空大队的电文。 校长很大方,电文上清楚的写了这支航空队的编制情况,航空大队下辖两个中队,分别是战斗机中队和轰炸机中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