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太极宫内,李世民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 他没有直接反驳刘彻的功绩,而是从另一个更高的维度,进行了“点评”。 你打仗厉害,可我让万国都尊我为老大,这境界,高下立判。 刘彻在未央宫差点把手里的竹简捏碎。 这个李世民,说话总是绵里藏针,比直接对骂还让人难受, 【宋·赵匡胤】:咳,两位陛下皆为千古明君。朕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终结五代十国之乱世,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也算……略有薄功。 赵大出言还算谦逊,可字里行间那股子开国之君的自得,还是透了出来。 这一下,彻底乱了套。 天幕仿佛成了一个帝王功绩展览会。 【明·朱棣】:朕五征漠北,迁都北京,修《永乐大典》,遣郑和下西洋!扬我国威于海外!尔等谁人能及? 【清·玄烨】:朕平三藩,收台湾,驱沙俄,定蒙古,奠定华夏今日之版图。 【隋·杨广】:朕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功在千秋, 杨广的弹幕一出,立刻遭到了群嘲。 【唐·李世民】:然后,你的江山就没了。 【明·朱元璋】:败家子, 【汉·刘彻】:二世而亡,与秦何异? 咸阳宫的嬴政,感觉自己膝盖中了一箭。 眼看着这场攀比大会又要演变成一场混战,所有人都吵得面红耳赤,试图证明自己才是那个天命所归、功绩最盛的帝王。 就在此时。 一条笔画古朴、却带着吞并六合之势的篆书弹幕,缓缓地,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压过了所有喧嚣。 它没有列举任何具体的功绩,只说了九个字。 【秦·嬴政】:朕乃始皇帝,尔等皆为后辈。 一瞬间,整个天幕,死寂。 未央宫里,刘彻脸上的傲气僵住了。 太极宫里,李世民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 奉天殿里,刚刚还骂骂咧咧的朱元璋,也罕见地闭上了嘴。 …… 是啊。 吵什么? 比什么? 无论他们是汉武、唐宗,还是明祖、清圣,无论他们开创了何等盛世,建立了何等功业,都绕不开一个事实。 他们所继承的“皇帝”名号,他们所遵循的郡县制度,他们所书写的统一文字,他们脚下那片名为“华夏”的大一统疆域…… 其源头,都指向了那个男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