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团队要有大脑(求订阅)-《大国智能制造》


    第(3/3)页

    说话间,这个老头子用狐疑的目光扫视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汪国友和张林两人。

    张林是机修车间的老职工,马季民的徒孙辈;汪国友是个残疾人,相貌很窘迫。这两个人虽然专业技术没话说,但能服众么?

    “马总!我就是经验不够愿意拜你为师,跟着你学技术,想随时跟你请教!”汪国友很会来事,当场要拜师学艺。

    这都是客套话,他就是想要拉近与马季民的关系。

    看到这种情况,马季民摆了摆手道:“拜师就免了,希望你们两个把工厂管理好!”

    自己徒孙许振鸣要提拔年轻人上位,他还能说什么?况且,这也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不能马虎的!

    于是乎,一鸣公司目前最挣钱的两个项目,被许振鸣从一鸣公司单独分开,成立两个新工厂。汪国友和张林两个产品经理也被火速提拔起来,兼任电脑绣花机厂和电脑样板切割机厂的厂长。

    安排好电脑绣花机和电脑样板切割机订单排产的事情之后,许振鸣宣布散会,却把孙子良和马季民两个老头留了下来。

    他给马季民和孙子良两人散了一根香烟,点着香烟之后才微笑询问:“马总、孙厂长!我准备把机修车间的那些重型机床都拆掉,运到这边的重型厂房里,全部大修一次改造成数控机床。这样处理怎么样?”

    这种做法就是他心中所设想的,打造一鸣公司机加工基地的大计划。把公司所有的机床都集中到一鸣公司大院的车间里来,然后统一安排生产计划,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方式。

    一鸣公司新厂房的一期工程完成之后,这个计划就有条件来实现。一旦完成了这个大计划,一鸣公司的机加工能力在南安地区都是最强的,比南安纺织集团公司第一机修厂还要强许多。

    “许总!那两台50年代产的重型大卧车已经不行了,还有修复的价值么?”

    这时候,马季民皱着眉头给许振鸣提意见,建议许振鸣把机修车间里的两台重型大卧车处理掉,然后再购买新的重型大卧车来增强加工能力。

    他对南安巾被厂机修车间里加工设备的性能情况了如指掌,所以才给许振鸣提出这个意见。

    关于这个提议,孙子良却抱着不同的意见。他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那两台重型大卧车精度差一点没问题,只要大修一下,我们可以用来拉毛刀!”

    他说得也有道理,给重型大长轴拉毛刀个工序对车床的要求并不高!

    顶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