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内娱顶流游进了我的鱼塘》


    第(2/3)页

    “那你的品味可够清奇的了,”朝露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改明儿你上市成功,敲钟的时候我也送你一捧毛毛虫样的花,如何啊?”

    阳翰笙想象了一下那副场景,估计可能会震撼到所有写财经报道的记者,于是乖乖认怂道,“那还是算了吧,当时年纪小见识少,如今想来它没有那么好看,手感也挺一般的。再说了,美国可没几棵杨树,到时候你还得从中国空运过去,白花冤枉钱。”

    他们边说边走,等到步行至中关村游泳池时,朝露笑着说,“哇,这里倒是一点没变。不愧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你看那售票窗口,多古早的造型!”

    “是有点,”阳翰笙透过铁栏杆往里面望去,“小时候每个暑假都会跑到这里来消磨时光,一泡就是半天。一般都是下午我先来,等爸爸下班后加入,然后游累了一起回家吃饭。”

    “你爸爸还给我买过一次煎饼嘞,”朝露回忆道,“我对他印象深刻,真是一名美男子,一点也不像是你的爸爸。”

    “喂,你这个话有歧义诶,”阳翰笙挑挑眉,“你是在夸他呢,还是在损我呢?”

    “哈哈,不是那个意思啦,就是他真得看上去很年轻。”

    “我爸妈结婚的早,生我也早,确实比咱们同学的家长年轻个十岁左右吧。他们其实是奉子成婚,”阳翰笙看到朝露惊愕到双眼圆睁、小嘴微张的样子不由得觉得好笑,他肯定地点点头,“没错,就是我,在他们还是大学生的时候我就出生了。”

    瓦特?阳爸爸阳妈妈这么时髦的嘛,在80年代中半便亲身试验了先上车后补票这件事?

    她震撼到无以复加。他们在中关村一小班上的同学基本上都属于晚婚晚育号召下的产物—中关村当时荒得一批,住在这里的都是科研工作者。你懂的,经历过乡下插队通常耽误了几年才高考,等到读完硕士博士出来都是30好几的人啦。这时候才有余裕考虑生个娃什么的,朝露甚至有同学的父母是40岁左右才好不容易把他们生出来的。

    难怪当时阳爸爸阳妈妈那么鹤立鸡群,不能怪其他家长颜值不够啊,实在是他们在年龄上就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也难怪阳翰笙会那么早结婚,原来他家里有早婚早育的优秀传统。在出生率低下的现在,价值观180度大转弯,晚婚晚育不再值得提倡,反而早婚早孕才是国家迫切需要的啊!

    说起结婚,她突然想到九年前在纽约求职时远远目睹的那一场婚礼,忍不住向他求证,“你当时结婚有在纽约操办婚礼吗?”

    “咦,你怎么知道?”阳翰笙奇道,“女方的亲友都在纽约,所以我们在那里办了一场。”

    “你该不会是2009年结的婚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