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个没有回来的伏郸,绝对不应该无缘无故地就不回来了。他不是放火的人、就是拿走了什么的人。 而在暗查府衙、尤其是查那名暂代刺史的贾朋义的时候,就查到了他和武振国的关系,也查到了武振国有豢养死士。 这个其实并不算是太难查。 贾朋义是武振国的心腹。 谢净在暗中偷袭了一下贾朋义,就有死士跳了出来。 谢净为防打草惊蛇,没有击杀那名死士,只是做出打不过的样子,顺手将贾朋义书房里的一个摆件儿给拿走了。 装作本是为了盗宝、见主人在、起了杀心、又没打过的样子跑了。 但狄映脑子里的线、就将这一切给连了起来。 伏郸一定拿走的就是贾朋义、或者是武振国的把柄。跑出去了,还是从东城门跑出去的。 毕竟当时、契丹人是从南城门攻进来的,再去往了西城门,准备杀去冀州的。北城门就一直关着。 而东城门的打开,是因为武振国逃跑的时候顾不上关、才一直打开着的。 狄映也问过那些逃出去的官员们,他们也都是从东城门跑出去的。 他们不是跟着武振国跑的。 武振国跑的时候,把能带的人、物、都带走了。 而这些官员则是在城破之后跑的。 不是坏人。 所以证词可信。 那么,伏郸也应该是从东城门跑了。能跑哪儿去呢? 应该就跑去找他一直有在暗中照顾着的伍康生。 但可能是在发现伍康生有与女子胡来之后,就又不知去向了。 可贾朋义也想到了、伏郸跑出东城门会去找的伍康生。 因此就安排了死士,直接杀了伍康生。 为什么呢? 顺线再往下连。 贾朋义在杀伍康生之前,肯定查过对方对吧?肯定也能发现伍康生和江秀花私通对吧? 伍康生那儿一定被暗中搜查过,什么也没有找到。死士就去找了江秀花。 带到那两块大石头那儿、就是为了逼供的吧? 因为江秀花全身留下了被逼供的伤痕,所以不能随意抛尸对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