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陛下,糊涂啊-《长安之上》
            
            
            
                
    第(2/3)页
    “准备马车。”
    “公主。”
    “他,不行了。那个执拗的老东西,唯有不行了,才会忏悔这一切。我要去北疆!”
    当日,一辆马车,十余护卫。
    宫中接到消息。
    多年未曾出过道观的宁城公主,出游了。
    地点!
    北疆!
    ……
    洛阳到长安的路上,一队车马缓缓而行。
    此行的任务圆满了,秦简颇为乐呵。
    回去,这又是一份资历啊!
    资历,对于官员而言便是能力的一种象征。
    也是升迁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韩石头在马车里,从出了恭陵后,就再没说一句话。
    秦简听到随行官吏私下议论,说韩石头谨慎的就像是一块石头,难怪能在陛下身边得用多年。
    是啊!
    秦简有些羡慕韩石头的定力。
    换了他,绝对做不到。
    哒哒哒!
    数骑疾驰而来。
    “韩少监何在?”
    车帘掀开,韩石头有些尖利的声音传来,“何事?”
    一骑下马,小跑过来,在马车边上说道:“陛下急召!”
    “可说了……”韩石头开口就止住了话头,这份谨慎,让周围的人自觉的避开了。
    来人看看左右,低声道:“北疆副使杨玄贩卖缴获的粮食,陛下震怒,派人前去北疆……”
    这是皇帝在谋划北疆!
    每当这等大事时,他的身边必须有韩石头伺候。
    韩石头眸色平静,“谁去了?”
    “翰林学士田晓,还有两个老怪物,镜台的两个主事……”
    “陛下志在必得。”
    “对。”
    韩石头换了马,带着几个随从,一路疾驰。
    宫中,皇帝最近的情绪不错。
    韩石头风尘仆仆的赶到,皇帝正在和贵妃舞蹈。
    双人舞。
    二人含情脉脉的对视,拉着手……
    韩石头进来。
    “石头回来了。”
    皇帝依旧握着贵妃的手,眼中有些异彩,但显然,现在他的身体不允许这么频繁。
    “陛下,奴婢此行顺遂……”
    韩石头说了经过。
    皇帝频频点头,听到鸟群的事儿后,他的眼中闪过一抹厉色,但旋即消散了。
    “你来的正好,注意盯着镜台,若是有北疆的消息,马上送来。另外,朝中关于北疆之事,盯着。”
    “是。”韩石头灰头土脸的,让皇帝暗自赞许,“去吧!先歇息两日。”
    “不了。”韩石头活动了一下身体,“奴婢不累。”
    忠心耿耿呐!
    皇帝笑了笑。
    韩石头回去换衣裳,几个心腹轮流禀告最近的事儿。
    听完后,韩石头问道:“北疆那边是怎么回事?”
    一个心腹说道:“杨玄破南归城,缴获不少粮食,他正与豪强们为了粮价争斗,回来后,就把粮食砸了出去,一家伙压下了三成粮价。
    那些豪强吃了亏,自然不肯罢休,随后就来信长安……”
    “知道了。”
    韩石头摆摆手。
    心腹们告退,韩石头靠在墙壁上,双脚泡在热水中。
    轻声叹息。
    无声的道:“陛下,护佑郎君吧!”
    他非常清楚,此次若是皇帝失手,他的小主人会毫不犹豫的顺势把北疆和长安的关系拉开。
    比任何时候都远!
    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收拢北疆军民的心。
    但,能吗?
    伪帝依旧占据着大义,此次派去的人很复杂,官方的,镜台的,宫中的,三管齐下,这便是要从法理上,要从威权上压制杨玄。
    怎么办?
    韩石头平静的坐在那里,直至一盆水冷却,依旧一动不动。
    “哎!”
    天已经黑了,韩石头擦脚,穿好鞋袜。
    起身,走到了卧室里。
    冲着一个神像跪下。
    虔诚而无声的道:
    “咱愿用自己的寿数,来换取小主人平安度过这一劫!”
    神像木然。
    韩石头缓缓抬头。
    神色森然。
    “神灵当有用!无用的神灵,咱,一把火烧了!”
    ……
    这个夏季,北疆百姓很幸福。
    “见过副使!”
    杨玄带着人出巡,百姓见到他,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和幸福,让他也颇为惬意。
    “今年家中屯了多少粮食?”
    杨玄亲切询问。
    被他问话的是一个老人,老人扳着手指头数了半晌,杨玄阻止了随从的打断,耐心等候。
    “多呢!”老人数不清了,眼神也有些茫然,“能吃许久!”
    “那就好!”
    豪强们也撑不住了,大批粮食涌入市面,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抛售。
    百姓按照户籍和人口定量采买,按照杨玄的估计,若是节省些,今年到明年,将会是最幸福的一年。
    但,没算上可能的灾荒。
    毕竟,百姓手中的钱财有限。
    在最后时刻,杨玄悄然令人出手,收购了不少豪强手中的粮食。
    北疆商人开始向北辽传递消息。
    粮食,有多少要多少。
    北辽商人毫不犹豫的出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