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万里驰援-《灵核战纪》
第(3/3)页
我们沃德人永远都不是最精明的商人,也不是最博学的学者,更不是最有才情的艺术家,但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士。
三大帝国只有我们有着强大的外敌,一南一北,所以在三大帝国里也只有我们最为强大,这一切都是有着内在原因的。
这一点,你要记住,并且作为斯曼家族的家训,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哪怕有一天我们沃德人只剩下手里的阔剑和战马,也能骄傲地在这片大陆上永远生存下去。”
这还是自格列佛主理国事以来,老皇帝查尔斯第一次用这么严厉的语气训斥他,让他一时愣在了那里,想要反驳却找不到话语。
最终他试探着问道:“您是说这次草原人的进攻会......”
老皇帝显然气急了,用颤巍巍的手拿起床头的一沓军报砸在他的脸上,呵斥道:“我不知道你有多少天没看过国防部的报告,这次草原人的进攻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人,东南三大军城整整80万人的防线仍然岌岌可危,已经全部退到了第三道主防线。
甚至草原人竟然凿塌了南部山区的天然屏障,那可是一座足有三千米高,五千米厚,全部由坚硬的铁幔岩构成的崇山峻岭,你告诉我,他们需要多少人,花费多久才能凿塌这样的大山。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他们的决心,那什么才能说明?
难道你不知道三大边城防线已经战死了超过十万名帝国勇士,这比以往十几年的总和还要多。
难道你不知道东南行省足足用了一周才批复了三座边城的求援请求,但是直到现在连一个援兵都没有走出军营的大门。
你眼中的好女儿索菲亚,还有她的骑士团,就是这场战争里迄今为止帝国唯一出发的援兵。
区区5000名女人!
我的好儿子,你该醒醒了!”
格列佛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好在老皇帝发怒的第一时间,所有的侍卫和宫女都撤出了殿外,没人看见他狼狈的丑态。
他摸了一下额头,上面是一层黏黏的冷汗,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一些以往被忽视的事情。
自从两年前开始,他的女儿索菲娅从来没有任何一次在任何场合表达说过对和平的信心。
而他管理下的国防部任用的官员几乎一大半都不是来自边境军城,上层的几个大佬更是一个都没有,底层的声音根本传不上来。
知晓他喜好的手下自然会把这些消息放在所有报告的最下面,因为知道他根本就不会认真地去看。
他们和所有这个帝国里习惯了和平岁月,习惯了歌舞升平的人一样,都以为那不过是一次稍微大了一点的犯边而已。
怪不得父亲会为索菲娅建立骑士团,怪不得她可以如此顺利地拿到手谕和各种物资的批文。
他惊慌地看向父亲,问道:“那索菲娅将来?”
却发现老皇帝坐在宽大的床上,双目紧闭,几十年来都挺得笔直的腰板弯了下来,歪倒在那里。
格列佛心里一惊,连忙扑了上去,扶起老皇帝轻飘飘的身体:“父亲!父亲!”
可是老皇帝依然没有给他任何的反应,格列佛又是惊慌,又是暗含着一丝隐晦的快意,大声喊道:“来人,快来人!快请医官,去总神殿请梅丽莎大主教。”
随着格列佛惊恐的叫声,整个皇宫乱成一团。
晓月历1006年11月17日,在经历了近五天的抢救之后,一代雄主,沃德斯曼帝国皇帝查尔斯·本·斯曼陛下,因病逝世,享年109岁。
整个大陆几乎所有的主流国家都在这一天降下半旗,哀悼这位伟人的故去,梅丽莎大主教和汉密尔顿圣骑士代表神殿亲自主持了送行纪念仪式。
令人意外的是,汉密尔顿圣骑士在葬礼上表现出了浓重的悲意,有报道称这位以铮铮铁骨和狠辣手段闻名诸国的硬汉似乎说话的语气都带着一丝哽咽。
第四日,也就是11月20日,皇储格列佛·本·斯曼登基继位。
但诡异的是,本该在当月举行的立储一事莫名地被押后处理,谁也猜不透这位新皇帝内心的想法,这让温士顿如丧考妣,让奥斯本欣喜若狂,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这一天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菲利普的,包括索菲亚的,也包括无数帝国子民的。
高坎城东部防线外的群山里,布鲁斯和安格躲在一个小小的山洞里,研究着手里的军用地图。
“这里能翻过去吗?”布鲁斯手指着上面一道山岭问道。
安格摇了摇头:“速度觉醒者或许勉强可以,但是普通战士很难,更何况我们还带着这么多的伤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