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东南大开发-《灵核战纪》


    第(2/3)页

    对此,菲利普给索菲娅的建议同样如此,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干涉那几个轮值委员长,他们在任期间唯一的考核指标,就是看谁能让东南更加繁荣。

    这不仅可以在表面上传递给帝都一个和善的信号,讨得新皇格列佛的欢心,更可以解放索菲娅的大量精力和时间。

    最后一项并非什么能够获利的产业,而是教育。

    索菲娅用体己钱建立了一个教育基金,优先帮助那些地域偏远、基础设置较差的各级学院,并大幅改善了教师们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帮助那些因为家庭条件而面临失学困境的学子解决了燃眉之急。

    这项慧政看起来费时费力,而且消耗巨大,但索菲娅依然固执己见,并亲自兼任了这个基金的宣传大使。

    或许眼下看不出什么好处,但是假以时日,东南地区所有的人都会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把索菲娅公主的大名镌刻在心底。

    至少那些教师们拿到了比以往高出几成的薪酬福利,谁还不会把公主的伟大与英明传达给自己的学生。

    只要这些年轻人成长起来,那么整个帝国东南新生一代将只知道索菲娅,而不知帝都新皇。

    至于几项私有化的产业,那就是为公主殿下乃至整个东南的贵族们留有一个底线。

    不仅可以满足东南防御的要求,更可以保证公主殿下时刻都拥有一锤定音的力量,在任何时候,手里握有强大的兵权都是最保险的。

    当然,除了已经正式扩编为红蔷薇师团的五万女兵,帝国公主是不适合在明面上拥有更大的兵权。

    所以这些隐形的产业就更加的重要,强横的武力不仅仅是兵员的人数,没有强有力的装备和后勤一切都是虚妄,对于东南来说更是如此。

    除了几个产业,索菲娅还在菲利普的建议下牺牲了大量权益,向她的父亲换来了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

    例如吸引产业工人和兵员的落户政策,对铁路线的改造权力和五年内一定比例赋税的截留权力,用来补贴战乱带来的损失,城镇重建等等。

    总之,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让大战之后民生凋敝的东南行省焕发了无穷的活力,不仅当地百姓很快地从悲伤的阴影中摆脱了出来,大量外地务工的东南青壮年踏上了返乡的火车,就连其他有着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和想要寻求机会的年轻人也纷纷向这片土地汇聚而来。

    不过这都需要时间慢慢积累,至少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初见成效。

    这些变化都是事关民生经济,但在东南行省,还有很多人则更加关注另外那场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那就是军权的易主。

    经此一役,草原人西进的决心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面对未来巨大的国防压力,哪怕是帝都那群官老爷们也不得不咬着牙批准了东南扩军的申请。

    原嘉罗斯特城飓风军团撤销了编制,由原高坎城磐石军团替代,只是下辖师团数量由飓风军团的六个缩减到三个。

    虽然诺侯爵丢失了高坎城西城墙,以至于差点让东南战局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但诺侯爵及其老妻、独子均战死殉国,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对帝国的忠诚,且谁都明白当时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所以保留了世袭侯爵的爵位。

    其中磐石城堡的毁灭带给人的震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整场战争中唯一覆灭于战火的古堡,哪怕是布兰多城被攻破,三座古堡也大部分保存完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