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宣旨-《清宫有毒》
第(2/3)页
我每日早起和子玉听璇玑讲解宫中规矩,下午依例午睡后,就要起来再三练习宫中的制度礼仪,如何站立,如何走路,如何请安,如何吃饭乃至如何出恭等等繁杂细小的动作。
好在我和子玉都是一点即透的人,很快就学得娴熟。空闲的时候便会听璇玑讲一会儿宫中的闲话怪谈。
璇玑原在慈禧皇太后身边当差,性子谦恭温顺,伺候得极为周全。她甚少提及宫闱内事,但日子一天天过去,朝夕相处间,虽只是偶尔的只字片语,但也让我对宫中的真实情况明白了个大概,再加上我自己脑子里的一些历史知识,估摸着差不多应该够用了。
光绪皇帝,也就是我未来的夫君,从三岁起,他便失去了童年的欢乐,也失去了父母真挚的爱。光绪皇帝的生活起居,一开始完全由慈安皇太后照顾。
慈安皇太后性格温和、善良,以前照顾同治帝,同治帝于她的感情更胜于自己的亲生母亲慈禧皇太后。这时,慈安皇太后又无微不至地爱护光绪皇帝。
慈安皇太后虽然是位对政治不感兴趣之人,生前她也是听从慈禧皇太后一人安排。然而,慈禧皇太后对她仍不放心。
光绪七年三月初十,光绪皇帝十一岁时,慈安皇太后在吃了慈禧皇太后送的糕点后,于子夜初暴毙,这是一件至百年后仍未解开的迷案。
而慈禧皇太后,现在人人敬畏的“老佛爷”。她对光绪皇帝既不关心,更不照顾,甚至从不给光绪皇帝好脸色看,因而光绪皇帝自幼对这位“亲爸爸”具有恐惧心理。
璇玑说,有一次,光绪皇帝在慈禧皇太后宫中,慈禧皇太后对他感到厌烦,便对太监恨恨说:“把这东西给哀家带下去。”
光绪皇帝听了这话,回到他自己的寝宫后,便大发起脾气来。
太监们就认为这位小皇帝脾气不好。
其实他是在发泄不满情绪。
璇玑话说到这里,我在心里不禁想:作为皇帝高高在上,可他心中的苦闷又能向谁述说呢?
光绪皇帝是位用功读书,求知欲强的人。从六岁起,在老师翁同龢与夏同善的共同教授下,满文和汉文均学,所学课程以汉文儒家经典为主,共有二十余门课程。
翁同龢还施以现实教育,经常与光绪皇帝谈论急剧变化的世界形势及国情,并为光绪皇帝安排了中外史地及有关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课程,于其中大量阅读出使各国的使臣们所写的考察游记。
翁同龢更会从军机处和内阁档案中挑选有关轮船、机器、开矿、海防、海军等的奏折给光绪皇帝进行讲解。让光绪皇帝掌握各方面的知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使其能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好皇帝。
翁同龢教授光绪帝二十年,二人感情深厚。
既定的隆裕皇后是慈禧皇太后的亲侄女,我想,慈禧之所以会挑选她为光绪皇帝的皇后,也是希望由自己的亲侄女来监视光绪皇帝的一举一动。我也见过隆裕皇后,她姿色并不算出众。而且历史已经言明,她性格柔懦,身为皇后既不得帝王宠爱,在宫中也得不到慈禧皇太后的十分欢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