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美人不折腰》


    第(2/3)页

    宁夏青见姚三兴已经注意到董子真和自己这边了,只好起身走到姚三兴面前,敬了杯酒,平静地说:“久闻姚老板大名,今日终于得见,还要多亏了薛公子给我的请柬,在此多谢薛公子了。”说完还顺便举杯示意了一下旁边的薛绍卿。

    姚三兴见眼前这身形婀娜、眼亮如点漆的女子,顿时十分客气地说:“我也是借了薛府的贵地,才能有幸结识梅公郡的各位老板,大家都是买卖人,日后若有能够相互提携的地方,还请宁当家不吝赐教。”

    宁夏青笑了笑,随即喝了酒,心想这姚三兴果真是精明过人。

    宁夏青重新回到前厅之后,先是跟萧景元和顾雪松都打了招呼,让旁人知道,她与萧顾二人关系匪浅,又在姚三兴面前特意提起是薛绍卿给了她请柬,明着是感谢薛绍卿请了她来,实际上是在告诉姚三兴,薛府对她是抱有肯定态度的。

    宁夏青知道,越岭行商之宴席之所以会选在薛府,是因为姚三兴本就想要借这个机会巴结薛副尉和薛副尉身边的那群官老爷,以此打通梅公郡官场上的种种关节。

    而宁夏青让姚三兴知道,她不仅仅和名扬天下的萧氏有关系,还与提举大人和薛副尉都沾着关系,姚三兴自然会对宁夏青另眼相看,果然,面对她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身为大行商的姚三兴说话时都这般客气。

    宁夏青和姚三兴说过话时,她那娇柔清脆的声音传到一众男人们耳中,简直是令人听之醒倦忘忧,人人脸上都生特异之色,不由得为这莺声燕语而骚动起来,聚在一块议论纷纷。

    姚三兴旁边的萧景元笑道:“生意场上素来只有男人,宁当家的出现着实是让人耳目一新,可真是让诸位眼前一亮啊。”

    宁夏青笑了笑,又跟萧景元寒暄了几句。不远处,谭文石默默看了一会,等宁夏青回到座位的时候,谭文石叫住了她。

    谭文石礼貌又友善地提醒:“宁姑娘才回来,怕是不知道,我岳丈大人说了,为了给诸位商户一个在姚富商面前谈买卖的机会,会让各位商户一一在姚富商面前推售自家的料子。宁姑娘若是也想参与,别忘了要先去薛府的管家那里记个名。”

    宁夏青客气道:“其实我家的掌柜已经去记过名了,不过还是要多谢谭爷告知我。”

    谭文石又问:“不知宁姑娘是第几个记名的呢?像这种事,排在是头几个和最后几个是最吃香的,最容易给姚富商留下印象,排在中间的往往很难被记得。若是宁姑娘排在了中间,我愿意与宁姑娘交换一下,让宁姑娘第四个上场。”

    “多谢谭爷美意。”宁夏青温婉一笑:“我只要能在诸位同行面前说上几句话,让大家认识认识我就可以了,至于给姚富商留下印象什么的……我的料子比不上诸位,我也没想过能真的跟姚富商做成买卖,所以也无所谓会不会被记住了。”

    说完她就回了自己的位置,心想谭文石倒是会做人情。谭文石仗着那株曼陀罗,自以为势在必得,无所谓排在前后还是中间了,所以才想推个顺水人情给宁夏青,他真是精明到家了。

    宁夏青重新在自己的位子坐下。因着她的身份地位,她的位子在相对靠下首的位子,离坐在上首的顾雪松并不近,但却几乎和顾雪松的位子正好相对,二人只要一抬头,就能不偏不倚地撞上对方的眼神。

    就在这时,已经按照记名的顺序开始推售料子了。

    夏青微微扫了一眼,这前厅里其实有不少她认识的同行们,这些人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包括坐在谭文石身边的宁致恒。

    基本上,这前厅里的同行里只有宁二老爷的面上始终淡淡的,几乎没什么表情,甚至还有些看好戏的玩味态度,引来坐在他旁边的人时不时向他投去诧异的眼神。

    头一个商户拿上来的是加金缠枝花卉天华纹锦。

    此锦属于宋锦,质地细薄,花作退晕,金勾轮廓,质地柔软,经面整洁,艳而不俗,古朴高雅。这宋锦在前朝时极为受到追捧,皇帝和公主均很爱这种料子,还视其留下了“飘似云烟,灿如朝霞”的美名,甚至还将其作为宝物赐给海外邦国。

    宁夏青和顾雪松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这加金缠枝花卉天华纹锦太普通了,根本入不了姚三兴的眼,且这又不是梅公郡特有的料子,就算姚三兴想要进这种料子,也不会舍近求远地从梅公郡进货。

    第二个商户拿上来的是二色金库锦。

    正所谓远看颜色近看花,从远处一瞧,二色金库锦那明快鲜艳的颜色落入了一众人眼中,众人只觉得其富丽典雅、色彩浓艳庄重。若是在近处一看,便能看到其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其中还藏着不少金线,富丽堂皇。

    此锦虽是云锦,却不算品相很好的,根本不可能被姚三兴看上。宁夏青和顾雪松对视一眼,随即一同看向姚三兴,只见姚三兴面上果然没什么表情,一旁的萧景元也是对此毫不感兴趣的样子。

    第三个商户拿上来的是九霄绸。

    这九霄绸用红、蓝、绿三种色彩来装饰,并通以白色作外晕,色彩层次丰富,极具美感,且加以金线绞边,描绘祥云出釉之景,恍若不似人间之物。

    九霄绸是梅公郡本地特产的一种料子,只有梅公郡本地桑园所产的蚕丝才能织出来,民间有个别名叫“酒消愁”,给这料子平添了几分飘逸潇洒之感。

    然而九霄绸虽特别,却不够华丽,若是和成宋郡特产的料子相比,实在是逊色不少。若论起自产的料子,成宋郡自产的料子才是既种类丰富又样式高贵。

    比方说发源于成宋郡的萧氏,除了产皇缎外,萧氏还产琥珀绸、芙兴锦、杏容缎、辛蚕罗等,萧氏的这些特产料子都比九霄绸品相更好,光泽更佳。

    姚三兴可是成宋郡越岭县人,既然成宋郡当地有那么多好料子,他又何必大老远地买梅公郡的九霄绸回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