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人不折腰》
            
            
            
                
    第(2/3)页
    正因为这个原因,对于柳易如来说,无论花会上能不能卖出去作品,无论一场花会的盈亏如何,下一场花会都一定要办,而且必须得越办越好。
    就这样,柳易如在花会上砸的银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入不敷出。
    柳易如本不是个圆滑入世的人,颇有几分匠人的倔强脾气,不少人劝过她,让她不要再办下去了,或者缩减花会的规模以节省开支,可柳易如全然不听。
    若在从前,林经国还是帝师的时候,林经国从皇帝处所得的赏赐就足以填补柳易如在花会上的空缺,可后来,林经国辞官,携家眷来到梅公郡定居,在顾氏书院里所赚的银两就不足以支撑柳易如举办花会了。
    正因为资金短缺,柳易如很久没有举办花会了,一直想办却没银子。柳易如也一直都不甘心,一直留存着举办花会的梦想。
    今日,宁夏青提出,出资为柳易如举办一场花会,且无偿提供“功德圆满”,让柳易如能够在花会上展示用“功德圆满”所仿造的曼陀罗花,等于是主动出资帮柳易如完成个人和宗派的梦想。
    而之前帮宁夏青用净缎仿造的那几株曼陀罗也是柳易如的心血之作。世间匠人无不珍爱自己的作品,柳易如自然也对那几株假曼陀罗无比得意,若是让她在花卉上展示这一作品,柳易如心里只可能是一千一万个愿意。
    然而柳易如毕竟是个匠人脾气,有几分匠人的清高,脸皮也薄。
    柳易如认真地听翠玉说完,像是怕吓着这个不太机灵的小丫鬟,然后才开口道:“宁当家如此好心,且正和我的心意,我本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可我也知道,不能让宁当家如此破费,因此,我恐怕不能接受宁当家的美意。”
    翠玉忙摆摆手,原封不动地按照宁夏青教的话说:“我家姑娘说了,柳师傅先前所造的作品乃是大师之作,我家姑娘希望这样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所以才希望能够出资举办这场花会,还希望柳师傅看在作品的份上,就答应了吧。”
    柳易如面上犹豫。
    柳易如根本不可能相信宁夏青“希望这样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的鬼话。柳易如怎会不知商人重利?怎会猜不到宁夏青的真正意图?
    柳易如的花会邀请的皆是贵胄氏族,这些人的身份要比薛府宴席上宴请的富豪们高贵多了,这些贵族们的吃穿用度皆是民间争相效仿的对象,宁夏青无非就是想要借着花会在这群人里推广“功德圆满”,让“功德圆满”走向天下而已。
    但宁夏青的提议又着实是能让柳易如和宁夏青双赢的法子,柳易如又没有拒绝的理由,而且柳易如也是真的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
    于是,柳易如的表情愈发矛盾。
    翠玉抿了抿唇,按照宁夏青所交代的,只是静静看着柳易如,不说话。
    十分合时宜的,顾雪松开口道:“柳师傅不必想太多。柳师傅既然曾对宁当家施以援手,那么,由宁当家出资赞助柳师傅举办花会就是理所应当之事,柳师傅又不是无功受禄,只需心安理得地接受便是。”
    “此外……”顾雪松垂眸笑道:“我知道柳师傅所芥蒂的是什么,可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依我看来,只要事情对花会和花艺工匠们有利,柳师傅其实无需过于在意其他方面。”
    顾雪松和缓劝道:“虽说讲究个士农工商等阶有序,可柳师傅并非凡夫俗子,应当也不会与凡俗之人一样,将商人的一切逐利行为皆视作小人行径。说到底,商人也是人,所作所为无非就是为了养家糊口罢了,虽不风雅,但也无可厚非。”
    柳易如还没说话,林经国忽然笑了,道:“从前就听说顾大人与那位姑娘交情不浅,今日又见顾大人这般说情,看来传言不虚。”
    顾雪松意味深长地浅笑,别过目光,说:“的确有些交情。”却不忘回护宁夏青的名声:“而且,那位姑娘曾救过我一命,所以我做这些也是应当的。”
    “原来如此,知恩图报本是应当。”林经国了悟。
    顾雪松点头微笑,恢复了温文尔雅的模样,从容平淡地说:“不过,我虽是为那位姑娘说情,但也是在为柳师傅考虑,万望柳师傅再考虑一二。”
    顾雪松所言不假,柳易如不由得微微凝眉。顾雪松又忽然一笑,眼波潋滟,颇有闲情逸致地说:“更何况,冬日漫长,雪景虽美,终日苍白未免单调,若能在冬天办一场花会,见姹紫嫣红于雪中绽放,倒是桩赏心乐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