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她酒量不太好-《分久必婚》
第(2/3)页
她拼死上前阻止,也没了半条命。
母亲在那次家暴中内脏破损加脑损伤,救治无效死亡,继父进了监狱,远方传来消息,生父也已经身故,无亲无故的女主靠社会救助生活上学,但中学时期接二连三遭受校园暴力,导致她心理崩溃。
男孩同她青梅竹马,总在关键时候将她从结束生命的边缘拉扯回来,在她高中毕业之际,二人确立关系。却又因女主考上的大学在不同城市,两人不得不开始一段异地恋情。
大二时,女主瞒着他偷偷北上去见他,却发现他有一个交往多年的女友,两人早已经同居。
女主抑郁症复发。因为几次在宿舍自杀,经学校劝说,保留学籍去治疗。
可她没家人也没钱,又想摆脱这暗无天日烂泥一般的人生,只能一边兼职,一边吃着抗抑郁症药物,日复一日。
病情稍有好转之后,她回到学校,拿奖学金,考研。最终成了知名记者。
这段人生,被她收录在准备三十二岁出版的自传中。
当她将稿子发给编辑,离开书桌,镜头里,窗外是绿意盎然的梧桐树。阳光从缝隙中洒下,照进书房,书桌上落下树叶和枝丫的阴影。
镜头落在电脑文档上,后记的最后一句是:人间尚可。
最底端是落款和日期。
电影到此便结束,在女声清唱的片尾曲中,镜头俯瞰女主住址外的梧桐街,人来车往,一片生气。
孟延开好半天没出声,在亮灯前问:”最后那后记,是遗书?”
杜施还没出戏。心情沉重地点头,很多人在第一遍就发现了,有些人是二刷才分析出来,落款的日期,与片头女主随母亲去继父家里的时间一样。
女主看似挣脱了泥泞。活得成功向上,其实终其一生都在与抑郁症做斗争,童年阴影挥之不去,所以选择了最初改变人生轨迹的时间节点来结束生命。
灯亮起,厅内响起掌声,杜施赶紧要将口罩戴上,结果旁边隔着一条走道的座位上那人探过头跟她说:”电影很不错。”
杜施戴口罩的手顿住,看向霍时放。
她像是意识到什么,转身往周围看去,整个厅的都是孟家的人,年轻一辈的居多。
杜施原以为他是包了场,全场只有他们二人,进来后看见有别的观众,又以为这只是孟延开随便买的场次,加上那时已经熄灯,看不清他人面容,她又戴着帽子,低头找位置,没主动与旁人对视。
她诧异用目光去找孟延开:”真是你包场呀?”
这时有人上前跟她说话,一波又一波的夸赞。差点让杜施找不着北,她笑着一遍遍跟人道谢,寒暄问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