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陈浮谋划创建公司-《重生之时代巨头》
第(2/3)页
先说计算机。已经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台式机在政/府机关和高校尚未普及,更是没有走进寻常百姓家。而且,这时的配置版本比较低,普遍是用英特尔2和3的处理器,硬盘空间能到10G就不错了。但是,到他们大学毕业时,计算机就开始粉墨登场,扮演重要的角色。最起码,毕业论文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在键盘上敲出来;而且,齐鲁省组织的计算机基础考试还和毕业证挂钩。计算机很快就会和能否正常毕业也就从此结缘颇深。
再说通讯。按照同学们经常说的“交通靠走,通讯靠吼”。商界成功人士也不见得手持大哥大,能佩戴BP机就很了不起了,更不用说还依然在学校的学生。到了大三,学校通讯最大的改善就是,每个宿舍有了内线电话,也就结束了“靠吼”的岁月。出了宿舍,再想远程相互联系,就基本没打可能。不过,BP机即将刮起一阵旋风。尤其是到了毕业之年,找工作留宿舍电话已经不大可靠,不在宿舍留守,就会常常错过用人单位的来电。这时,BP机的价格已经下降到普通家庭可以接受的范围,众多的学子会涌向市场争相购买,然后别在腰带上,或者放在背包里。
至于培训行业,那就是广阔无边。不过,按陈浮的眼光,他可以做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培训,也可以专注做英语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后者。在海滨市,英语培训连起步都没起步。有些时候,只是个别家庭通过关系,来学校找个学生充当家教,尚且没有分门别类的少儿英语方面的培训。再就是,每年考研季到来,有些机构组织个考研英语临时辅导。至于托福培训,出国留学还不是热潮,倘若需要培训,还得坐着绿皮火车跑到首都去。至于雅思,找个年代,就算英语专业的他们,都闻所未闻。
所以,这个时代是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在人们的意识尚未被唤醒之际,抓住其中一个,坚持不懈,就能很容易成功。再过十年,也就是2010年以后,这些可复制性很强的行业,都是充满竞争,稍有不慎,就会翻入阴沟,被臭水淹没。
经历过一次人生的人,边走路边选泽,也会做的不错。
这些行业十年黄金期之后,还有更多地选择。
事不宜迟,陈浮决定这周就要准备好材料,先去注册公司。
要把一番事业做强做大,仅凭自己单枪匹马还不行。还得寻觅到比较好的合作伙伴,共同解决人财物和场地的问题。尤其,他来自鲁西南农村,没什么家底,上学期间吃饱穿暖已经难得,更何况还需要创业资金。
反正这高级英语中这一课,他前生已经听过,现在依然是重复。他就分散注意力,踅摸班里的哪些同学有可能参与进来,还有哪些同学能提供帮助。
虽然,他不知道这些同学的前世今生,但是,最起码的走向还是了如指掌。
思考了一番,他决定范围锁定在曹流、芦青、宁采烟三人身上。这三人都是室友,知根知底。
他也很想把赵纸月拉进这个小圈子。只是,根据她的后来经历还是把她派出在外。
宿舍老大曹流,也来自农村,人品上佳,会拳脚功夫,学校鲜有对手,是首选。陈浮知道老曹大四报考了辽宁大学的研究生,但是,没有被录取,毕业后,他进了他家乡的一所高中,成为优秀教师。
宿舍二哥芦青,海滨本地人,出身官宦之家,沟通交往能力超强。毕业后,选调到当地县级市团委。后来,一步一个台阶到了市一级的副市长。到陈浮出事之前,上升势头犹未减少。看来只能借用他两年的时间。到毕业之际,不管事业进行到什么程度,还得支持他参加全省选调考试。这时他们的学校还叫海滨师范学院,主要给全省各地输送中小学老师。他们这届同学以后读硕读博的很多,绝大部分都去当中学和高校当老师。从政的只有芦青和晋一阶两人。这凤毛麟角可不能断送在他手里。只是不知道,他能重生,这些同学的命运将来是不是也会不同。
宁采烟宿舍排行老七,虽然和他们一样也都是英语专业,却是财物管理方面的天才,自学了很多科目不说,还持有全国影响力的证书。况且,此人特立独行,不盲从。就像班里同学到了大四基本都在准备考研和找工作,他选择了走创业路线,并且有所成就。只是,过了而立之年以后,有太多的情感纠葛,一蹶不振。陈浮重生,把他的创业时间表更改了一下,提前了差不多两个年头。希望因为这两个年头,他能避开后世的霉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