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预防旱灾-《大唐如意郎》
            
            
            
                
    第(3/3)页
    其中就有粮食购置的事情,一旦出现旱灾肯定会需要向幽州购置粮食。
    有多少囤积的粮食能够满足他们消耗的。
    从各个势力的兵马人数计算,至少需要满足百万兵马两年消耗的,至于百姓的粮食需求,一个幽州就是很大压力。
    幽州现在有百万人口,比之长安和洛阳的人口还要多,粮商的数量更是几倍之多。
    商业发展的优势是明显的,但是一旦遇到天灾他们的损失会更大,不像他们所有百姓全都重视农业。
    所有收成都会有一大部分进行囤积。
    隋文帝时就是粮食充盈,如今李渊占洛阳后一直都在发展,粮食更是重中之重。
    有了准备他一点都不慌。
    李渊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有想法的时候,李德正在为粮食烦恼,因为今年的收成太多再一次将粮食堆满了幽州内城。
    就连新建的粮仓都全都堆满了,城守府不得不计划再次扩充粮仓数量和规模。
    不仅如此,幽州的粮商们都也很烦恼,他们收的粮食在就堆满仓了。
    他们已经意识到可能会面临灾荒,当他们有些小心的时候全都接到了城守府的通知。
    于是预防饥荒会议已经开了好几天,为了能够平稳渡过未来的危机,从商会购置的粮食的价格将会更低一些,要求是不允许哄抬物价。
    必须以百姓需求为主,并制定了一些列的计划。
    于是这出售粮食的价格就被制定了一个标准,幽州势力之内将不会有任何变动,对外的州府售卖的时候可以按照情况适当提升价格。
    通常情况下对外州府的商业活动城守府是不管的,毕竟商业需要的是市场经济。
    但是为了全盘考虑欢呼百姓性命的事情绝对不能出现因为幽州商人的利益至上原则受到影响。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有粮商和商人们通过开会交流的方式全都同意这样的决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