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要学**-《六零种田记》
第(2/3)页
白玉姗拿出一条鱼干,分出一把挂面给刘老太,“娘,今个儿吃雀麦煎饼配挂面汤,再烧个鱼,凉拌野菜。”
刘老太应下了,忙把东西送去厨房收拾。
至于剩下的东西,白玉姗分门别类地收好锁好。
是的,在刘家,是她白玉姗管家,而不是像其他家那样由婆婆管。
刘家其他人都没意见,没白玉姗管家,他们的吃食根本就留不住。
“儿子,来,你也写封信给你大姨。”白玉姗拉着儿子刘平安进了屋里。
其实乔母还在信里头夹杂了钱和票券,不过她没告知刘家。
刘家人都太老实了,禁不住其他人套话,这些钱是留着以防万一的。
更重要的是,大姐在信里说了,几个外甥都读了几年书了,小远都能做收音机了,而自己儿子,却只能自己悄悄教着,没能跟着一个好老师学习知识。
白玉姗心里难受不已,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呢?她好怀念以前的生活。
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未来的几年,她怕是要一直依仗姐姐一家接济了。
而在海市的杜岳平,却没想到事情会有这样的发展。
小房子里没有什么秘密,过年自家的饭菜香味太馋人,做饭的时候邻居偷偷一瞟就知道了原因。
他本来想卖掉的这些调味料,但在杜奶奶的运作下,莫名成了杜岳南特地带回来的东西。
据说解放军都赞不绝口的。
这年头军人的广告效应很大,大家都追捧,一下子就被邻居要光了,而价格比他以为的还要多。
然后,归队的杜岳南竟然发了电报来,要求家里给他寄些煮菜和熬汤的调味粉去。
杜岳平纠结了下,和杜奶奶商量一番,将钱买了国营旧货市场的东西给寄去高山大队,信上简略写了调味料的事。
这时间一来一回的,等杜岳平的包裹送到公社,再由去公社的社员带回去,已经是二月末了。
那么大的包裹,而且是从海市寄来的,用脚指头想,里头肯定都是海市的紧俏品!
上回许多没买到海市货物的人心思浮动,匆匆赶来,希望乔母能出手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