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好奇心【7月票200】-《六零种田记》


    第(2/3)页

    乔母拍了下乔佳月的头,“就你调皮,以后可别这样了。”

    乔七叔乔七婶是利益为上的人,对他们有利的人,脸色会好一点,而别人一旦不愿意,马上就变脸。

    乔母都怀疑他们在城里是不是待人接物不行,被人撵回来的,而不是什么精简政策的原因。

    秋高气爽,秋风吹过,稻浪波涛起伏,此时稻子由青转黄,地里的水也在慢慢地排干。

    他们今年稻花鱼长得好,一只比去年要能重一两以上,社员们都很高兴。

    白若笙和李答对稻田不是很清楚,对于稻花鱼更是第一次接触,但他们都很感兴趣。

    房子盖好后,两人也慢慢地开始做研究,虽然没有仪器,但是出门就是地,挖点土放陶盆里,经过复杂的处理,也能变成自己想要的试验材料。

    他们现在在大队里晃悠的时间少了,但社员们碰上什么问题,都会找上门来,他们也会热心地帮忙解决孩子。

    而李答还跟高山大队建议,今年可以试着拿两块地来种油菜,油菜苗小的时候能吃,来年开花结籽后还能榨油。

    不过大队有些犹豫,因为他们很少吃菜籽油,更关键的是,种了油菜花,明年可能赶不上插早稻秧。

    因为温度低,等油菜花能收,五一劳动节都过了吧。

    李答觉得大队的考虑也有道理,便不再建议种油菜,反正种花生也一样,转而答应帮忙培育优良的品种。

    花生油可比菜籽油香多了。

    再说了,还有茶油、芝麻油之类的,多的是可以选择的作物。

    大队部很高兴,若是花生产量能提高,那扣除生产任务,自留的多了,无论是磨成粉还是榨油,都是好东西啊!

    因此,对于白若笙和李答,社员们都很尊敬,因为他们是真的为社员们着想,做事。

    听他们说,研究需要不少仪器,可惜没地方买,所以培育种子的进展很慢。

    大队不在意,有进展就行,慢一点没关系,他们有的是时间。

    转眼,稻子能收了,广播里播放着陈东方声嘶力竭的声音,都是老掉牙的内容了,社员们嘻嘻哈哈的,不是很在意。

    就是白若笙和李答也没闲在屋里,两人拿着镰刀,下地收割,速度不如社员们快,但也不算慢。

    如此积极的态度,更让社员们满意了。

    听大队部说,明年还要请他们去学校上课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