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歌曲书-《六零种田记》
第(2/3)页
同时,开始筛选稻种育秧,如今各个生产队的收入都不差,大家商量后,由乔父跟刘东阳交涉,买回了一大卷的塑料薄膜。
这时候天还冷着,没点手段保温,秧苗就长不好。
以前都是要人工搭建低矮的草棚子,如今只要把竹条沿着秧田一插形成拱形,一排过去,再盖上塑料薄膜,别提多简单了。
而且晒太阳的时候也方便,把塑料薄膜掀开就行,真是方便又轻松。
四队负责育秧的是王秀红和几个经验丰富的老人,有了塑料薄膜,他们的工作量减轻许多,对乔父很是感激。
而且这塑料薄膜可以用个两三年,夏天晒谷子下雨,还能拿来盖在谷堆上防雨。
总之,塑料薄膜用途多多,钱没有白花。
白玉姗今年的信件比较频繁,才三月,乔母就收到了两封信。
而明显的,后一封要比前一封长。
姐妹俩有特别的联系方式,白玉姗在信里抱怨了下天气和饮食,说了下婆家人的心软。
但乔母却看出来了,白玉姗要说的事。
说他们公社有个老师对《海瑞罢官》这部戏剧大说特说,还提了之前报纸上的文章,结果丢掉了工作。
白玉姗并不是察觉到什么,她只是让乔母他们小心一些,别乱说话。
祸从口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而乔父乔母早就知晓这个道理,他们感激白玉姗的提醒,便写了信去感谢,顺便邮寄点土特产。
他们天南地北的,彼此不知道双方的情况,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臆测,然后写信关心。
乔母和白玉姗需要的不是信息上的交流,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
她们天各一方,无法见面,不知其他亲人的境况,只能彼此安慰。
每年的三月,都要学***,而学校因为那次在公社和县城得了奖的表演,也喜欢在这个月份排几个节目自娱自乐。
其实他们都还有点念想,哪日公社再有汇演,高山小学的节目直接就能披挂上阵。
陈东方和白美兰这两年过年没回家,前段时间特地回去了一趟,带回了不少东西。
最惹眼的就是白美兰带回来的基本歌曲合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