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旱情-《六零种田记》
第(2/3)页
更关键的是,现在学校教的内容已经比以前的还要少。
而他们在于杜岳平的信件交流中,也知晓海市现在的情况,上课真的难以学到什么知识,基本上都是政治课,所以去了也是浪费时间。
而对于这一届的初中毕业生而言,许多人年纪都不小了,他们开始打探公社、城里的消息,无论是工厂还是别的什么组织单位,只要有对外招工,他们都要去考看看。
毕竟城里的招工,都是有学历要求的,他们顶着压力读完初中,不就是为了有一个好工作,改变自己的人生吗?
然而大家发现,城里有招工的工作真的太少了,就算有招工,也是优先考虑城市户口的人,他们乡下出来的,被选中的几率小得可怜。
今年是个糟糕的一年,地里作物生长情况不好,第一届初中找不到出路,天气又热,这火气就直往上冒。
因此这段时间里,大队里吵架甚至打架的事儿多了不少。
各个干部还要从中调解,累得不行。
天气越来越热,不少水井比较浅,出的水少得可怜,根本就发像以前那样供给附近的人家使用。
大家没有办法,只能想走更远的路去别的水井挑水,许多人天不亮就挑着水桶去排队。
那水桶是木制的,特别的笨重,就是成年人,挑起来是真的够呛。
好在乔佳月他们家暂时没有用水的问题,屋后面就有口水潭,出水量尚可。
不过这些天,来挑水的人多了,那条小路都给踩实了。
人多了就嘈杂,乔佳月把家里不该出现的东西收拾了下,米面什么的更是单独收起来。
毕竟有些人去别人家里,就跟自己是主人似的,什么都要掀开看一看,让人厌恶不已。
而现在,大队里也焦头烂额的,即使堵住了稻田的出水口,但是大太阳依旧带走了大量的水分,稻田里的水肉眼可见的减少。
那些养了稻花鱼的水田,已经能看到一些稻花鱼浮在水上了。
这时候,他们才后悔,当初怎么就不听取乔父的意见呢?
心疼不已的社员们只能尽量地把稻田里的鱼给捞出来,放养在大队里的水塘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