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乔父往其他三个生产队各送了两筐,剩余的四队留着。 杨梅个头大,一筐看着多,但数量其实并不见得多,一个生产队分,每人能有四五颗就很不错了。 乔佳月把家里每个人分的杨梅都留了下来,放搪瓷盆里用盐水泡一会,然后撒上一点白糖,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大家只意思吃了几颗,其余的都给乔母留着,让她吃个痛快。 乔母心里高兴,孩子们太贴心了,她舍不得拒绝他们的要求。 反正杨梅树还能摘好几天呢,第一天自己吃个够了,后面的就全都留给孩子。 杨梅的成熟期并不长,也就十来天左右,除了第一天的杨梅分到四个大队,剩下的杨梅,乔父决定都做成杨梅蜜饯。 杨梅不易保存,运输困难,全都分给社员吃也太浪费了,不如做成蜜饯,无论是卖还是自己吃都行。 但对于大队的孩子们来说,每日守在杨梅树下等天降杨梅,那种期待的心情真的是非常美妙。 因为孩子太多,每个生产队甚至还分组分时间段来守着,尽量每个孩子都照顾到。 乔佳月兄妹几个从来都不参与这样的活动,要吃杨梅,花点钱买就是了。 而那些知青有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吃杨梅,也馋得很,却不好意思加进孩子们的队伍,就得花钱跟四队买。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孙娟了,花钱买杨梅都不手软的,每一次都是买的数量都不少,专门挑最好最大个的。 她似乎很爱吃杨梅,即使被酸得倒牙也不在乎。 她自从来到高山大队后,每半个月都会有一到两个的包裹。 包裹里吃的喝的都有,这样的生活差距,使孙娟与其他知青渐渐疏远,也被社员们暗中关注着。 不过是杨梅而已,就完全显现出了知青之间的贫富差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