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那棉花-《六零种田记》


    第(2/3)页

    而这一次,是棉花大批量成熟,才算是正式的采收,因此社员们尤其的重视。

    因为棉花与其他作物不同,乔父特意让人把种植手册里头的注意事项都给通知了下去。

    如:采摘的妇女头发必须绑好用布巾包好,手上必须干净,没有起皮、不会多汗等毛病。

    装棉花的袋子是棉布袋,并不是平时装稻子的粗麻袋。

    因此这袋子有大有小,是社员们从家里翻找出来的。

    因为品种的差异,长出来的棉花各不同,所以要分开采摘。

    在黄豆收了之后,棉花地里就扦插了地瓜,如今经过两次施肥,长得挺茂盛的。

    不过收棉花的时候,顾不得看路,脚下就会踩上地瓜藤。

    若是以往,大家肯定要心疼死的,但是今年不一样,这是棉花啊!

    乔佳月看过,灰棉的质量是最好的,产量也是最多的,真是容易被它的颜色给骗了。

    采摘棉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妇女们都是第一次做,速度不熟练,废了不少时间才收完一棵。

    毕竟经验不多足,妇女们做起来都小心翼翼,更别说还要保证每个棉壳的棉花都干净。

    采收下来的棉花会统一被放到祠堂面前晾晒,竹匾先用椅子搁起来,铺上洗干净的油布,再把棉花倒进去。

    倒出来的棉花一大团一大团的,看着就像天上的白云落下来似的,让人看了都想要躺上去。

    好在棉絮不用像稻子那样反复晒,稍微晾晒一番后就能收了。

    乔佳月悄悄地捏一下棉花,软绵绵的,如果做一个大枕头,里面塞满棉花,那一定太舒服了!

    棉花地并不大,一天下来也把成熟的都摘了,剩余的就要再等个一周左右。

    这些棉花还要分离出棉籽,再分别装入棉布袋里,然后装入仓库里。

    山上露水重,即使把棉花放仓库,大家也有种它们很容易受潮的感觉。

    整个大队部的干部都亲自摸了一把棉花,了解了它大概的产量,一点都不高,都不如种地瓜划算。

    谁让高山大队的地太少了,能用来种棉花的地真不多。

    但布料、被子的匮乏,又让人舍得放弃棉花的种植,一点一点积攒,攒个三五年,总有一件被子的重量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