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好一盆冷水-《抗战之三人行》
            
            
            
                
    第(2/3)页
    不过这是国民政府的问题,他们飞行员还操心不到这里。
    因此,乐以琴作为一名王牌飞行员,对于此时力量本就损失惨重的中国空军来说,不是不可或缺,但是少损失就少损失。
    看到这些着急的飞行员,周至柔再次肯定得点了点头,“我已经委托前线的部队派人把乐以琴送回来,你们就别担心了,都散了吧。”
    “是,长官!”
    “子恒,你留一下!”周至柔喊住了高志航。
    高志航看了看周围的手下,好奇地留了下来,“长官,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嗯!”周至柔点了点头,“国民政府跟苏联政府购买的战机马上就要到兰州了,你从这些飞行员中挑一部分不错的人出来,带着中央航校毕业的那些学员,去兰州接收苏式战机。
    我们的战机已经快损失殆尽,必须尽快补充新的战机。”
    “是单翼机还是双翼机?”高志航期待道。
    “大部分是双翼机,不过据说性能跟日军的战机相仿,也有单翼机。”
    “长官,那我什么时候走?”
    “尽快吧,把人员选出来后,就抓紧去兰州。尽早熟悉苏式战机的性能,他们跟我们用的美式战机还是有些不一样。”
    “南京这边怎么办?日军下一步可就要进攻南京了。”高志航担忧道。
    周至柔也一脸无奈,“我们战机的情况,子恒你比我清楚。在苏式战机抵达之前,我们已经无力再战了,大部分都会后撤,指挥留小部分继续坚守。”
    周至柔属于土木系将领,他之所以能进入空军,还是靠陈诚的推荐。
    虽说他出自陆军,不过航空委员会有如今的规模,他算是功不可没。
    陆军出身的他,出国考察期间,努力学习英语,认真考察了各国航空建设和空军训练。
    回国后向蒋介石呈上考察报告和建设空军计划书,担任中央航空学校校长以来,对学员进行严格的技术训练和精神训练,还多次单独驾驶飞机练习飞行。
    可以说,中国空军有如今的规模,每一步都有他的心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