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冲突加剧(二更)-《抗战之三人行》
            
            
            
                
    第(2/3)页
    如今李海部可是兵力很强,整个决死八团,孙瑞琨控制了1营和3营以及炮连,差不多五百来人。
    李海则是控制着2营以及独立1营、独立2营以及团其他直属部队,总兵力已经破千。
    虽然李海控制的部队实力强于孙瑞琨控制的部队,但其并没有声张,所以孙瑞琨并不知道他已经处于下风了。
    当然,李海看似控制着三个营,但是武器却不多,步枪只有八百多支,无法做到每个人都有枪
    以苗沟村的情况,自然养不活这一千余名士兵,所以只能分散开。
    为了确保部队可以生根发芽,李海把部队以连或者排为单位分散在周围二十几个村庄,相信这些部队再次合在一起的时候,兵力还会增加。
    而且为了让这些百姓支持他们,李海还号召各个部队都自力更生,在训练之余,也要做农活,开荒种地。
    本来沁水县就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还驻扎着这么多军队,仅凭这二十几个村庄要养活上千名不生产的士兵,还是有些困难。
    好在这些士兵也都是农家子弟,对于开荒种地这些,倒也不陌生。
    加上纪律严明,所以这几个月,李海控制的这三个营明显要受老百姓爱戴一些。
    “在章庄!”
    “怎么?他们这是想赖着不走了?”一股火气就从李海心中升起,“传令下去,集结2营和独1营,我非得好好教训教训40军这支部队,正好我们也缺马。”
    “老李,是不是三思一下?你这动用两个营去打40军这个骑兵营,很容易把事情闹大的。”陈士平担忧道。
    “那就不要用我们的身份,都把换上无法证明身份的衣服,不教训一下这些国民党军队,还真以为我们好欺负。
    鬼子就在长治城里,也不见他们去打,内斗倒是挺擅长。”
    李海说自然是这么说,但之所以十二月事变的发生,也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还很复杂。
    而且摩擦就集中在国统区、日占区和八路军根据地交界处,也不见国民党军队去河北跟八路军搞摩擦?
    因为河北基本没国民党军队存在了,除了八路军,就是日伪军。
    在抗战后,八路军发展的很快,常校长自然不想看到这种情况,于是就得想办法遏制。
    让晋绥军这些杂牌军去搞摩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实在不行再出动中央军。
    不过八路军发展这么快,也怪北方的国军太废,败的太快,日军也没完全占领,八路军想不发展都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