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险象环生-《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2/3)页

    另外敌军也发现这些悬于主阵地之外的火力点同样是宋军的软肋,在保持对镇中的压力同时,转而调集重兵试图拔出这些火力点,消除进攻途中的心腹之患。同时也不无围点打援之意,以此诱使宋军出镇营救,他们可趁机转入混战,并寻机抢夺寨门。

    罗大同也很快发现了敌军战术的转变。外围的火力点一般是以配备百子铳的分队为单位,并佐以一个迫击炮班,兵力根据火力点的大小兵力略有差别,可兵力最多的也不过五十人。各个火力点之间可以相互支援,且能得到镇子中远程火炮的增援。

    若是按照以往的战斗规模来讲,火力点配置兵力完全足够了,起码能够自保。但是此次战斗敌军进攻的规模远超五旅参与的战斗,且阵地选择在土台之上,但这点高度在周围平坦的地形上并不占据优势,很快就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

    当罗大同看到镇外的火力点,在万千敌军的围攻之下就如海上惊涛骇浪中的几块小小的礁石,被一波波汹涌的海浪不断的冲刷。俗话说‘蚁多咬死象’,各个火力点之间虽然初时尚能通过交叉射击给予敌很大的杀伤,但是很快就自顾不暇,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布置在镇中的火炮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虽然已经竭力对镇外的火力点提供支援,可终究力有不逮,敌军利用火炮降温停止射击的间隙进行突击。

    眼看着前出的火力点在敌军如潮的攻击下,一个接一个被淹没;看着自己的士兵、兄弟拼死反击,有人将将手雷挂在身上,扑入敌群之中。有人来不及装填弹药,便挺着刺刀跳出工事与敌拼杀;炮兵在敌军迫近后,迫击炮已经无法发射的关头,将炮弹引信点燃直接抛向敌军,当敌军扑入阵地后,他们将炮弹反向装入炮膛,将炮、自己和敌人一起炸毁。

    待阵地已经无法守住的时候,几乎每一个阵地都向指挥所发出旗语,但并不是请求救援,而是要求都统千万不要派兵出城救援他们。而罗大同也看到攻陷阵地后,遭受到极大伤亡的蒙元敌军不仅将阵亡的宋军士兵尸体分尸泄愤,还将被俘的士兵在城下斩首向守城的官兵示威。

    此情此景,让罗大同悲愤欲绝,可他头脑中还保持着一丝冷静,没有下令冒险出城救援,并制止了已经不冷静的一团长。只是下令对几个尚未失守的火力点加强火力支援,而炮兵们也是杀红了眼,不顾火炮炸膛的危险持续射击,总算解除了危机。战至天黑敌军罢战,但依然对几个火力点以重兵围困……

    经过半个多时辰的激战,救援部队击溃了敌军,开始陆续回城,他们救回被困的官兵二百余人,并收敛尸体残骸百余具。但他们的牺牲并非没有价值,这股小部队不但杀伤了大量敌军,还整整拖住了敌军一天时间。罗大同亲自将负伤军兵送往医药院救护,又祭奠了亡者,将尸骸暂时安置于庙中。诸事处理完毕后,东方已经放亮,大战又将再起。

    令人意外的是这天敌军并没有继续攻城,而是转向镇北的故道。罗大同百思不得其解,众人以为可能连接两日攻城,敌军伤亡惨重却未能寸进,转而选择从镇外突破。而他们并不知符离敌军已经战败逃走,土土哈面临腹背受敌的境况,因此才急于突围。

    尽管情况不明,但战斗的激烈丝毫不逊于前两日。面对来攻的敌军,宋军依托修筑的棱堡工事拒敌,敌军尽管攻势凶猛,但是宋军也丝毫不输气势。待两军战斗激烈之时,骑兵旅对蒙元军侧后发起了突击。大家都知道,骑兵一旦成功迂回到敌军侧后,便可以出发动奇袭,在敌方准备不足的状态下先发制人,即使敌军最终能够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也要在付出相当的代价之后。

    过去两军交战,大部分战斗宋军多是步军列阵防守,依靠强大的火器对敌骑进行杀伤后,再对溃败之敌进行追击。加之宋军骑兵数量不多,成建制的骑兵更是作为战略预备队使用,不会轻易动用。而蒙元军此战中处于被动防守的态势,其所依仗的以骑克步的优势,及快速机动和迂回攻击等战术,对于宋军皆无法发挥大用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