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5章 非常之时-《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2/3)页
    当前宋军已经基本占领了山东全境,但是占领并不意味着有效的实际控制。只有建立起地方政权,并施政管理,纳入国家体系,才能算是归宋。可严峰和关泓两部的离开,仅凭少量的留守部队和州军,要在动乱不止的地区建立政权,这个任务将十分艰巨。
    “陛下,战事紧急,他们要接替第一军和第二军围攻济南,撤出益都也是不得已。”江钲看陛下不悦,又不无担忧地道,“据信使称益都等地也已经降雪,而他们不仅要在四日内急行军三百余里感到济南城下参加围城,属下实在有些担心他们一支疲军无法按时赶到!”
    “副使所言极是,十二军和十三军成军不过三年,未经历过大战,兵力和经验上弱于老军。又长期驻防在南地,军卒籍地也多是福建路和两广路,骤然北调定然极不适应北地气候,本就缺乏在严冬作战的经验,且再遭遇大雪,战斗力恐会遭到削弱。”江璆也深有同感地道。
    “他们是否已经换装,粮草是否充足?”赵昺点点头道。
    “陛下,两军北调之时在途经临安就已经全部换了冬装,补充了毡帐等物资,并在战前接受了短暂的寒地作战训练,可时间毕竟短暂。至于辎重应该还算充足,又在益都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可他们要长途转进,定然要轻装前进,不会携带大量的物资。”江璆答道。
    “两军的骨干都参加过首次北伐,应该有能力应对恶劣的气候,我担心的是他们一旦途中被风雪所阻,济南那边兵力空虚被敌发现,他们若是趁机袭营,或是强行突围,城下的留守部队怕是难以应对!”江钲言道。
    “此时我们是鞭长莫及,能做的只能静观其变,想来韩副使更清楚当下的局势,应该会有所考虑的!”赵昺沉吟片刻道。他清楚而今的通讯条件难以实时了解前方动态,就是手中的战报都是前两天的,而自己贸然行动只会添乱。
    当时他对于田忠和韩振两人制定的围歼南下增援的张珪部所做的计划就有过疑虑。按照他们的计划,为了让其敢于南下,东线对益都和济南围而不攻,做出东线主力部队皆被牵制在山东的错觉,以为他们在短时间内无力进行迂回作战。
    而西线的田忠部则要快速北进,并做出攻取大名府姿态。使得蒙元朝廷做出河南已经没救,只有保住大名才能阻断宋军北进河北的判读,从而改变命令督促张珪部转而增援大名府。所以这就要求两部主将能够准确把握战局,及时做出调整,才能将张珪装进‘瓮’中。
    如此就出现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若是过早的结束山东战事,张珪肯定会犹豫,担心自己遭到围歼。而若是动作慢了,山东这边没有结束,却又不得不抽调部队去截断张珪的退路,那么就有两面受敌的危险,反而会将自己置于险地。
    所以韩振的计划是一旦发现张珪部有改道的企图,便在济南分兵悄悄迂回到敌后,切断其的后路。田忠部同时北上围攻大名,迫使张珪加快行军速度,并阻止其入城,形成两面夹击之势,歼敌于大名城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