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6章 诏谕中原-《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2/3)页
    新宋军与蒙元作战多年,陆续俘获了不少蒙元军卒,但初期大多是驻扎在江南的宋朝降军,只有少量的蒙古探马赤军和地方都万户府的镇戍军。
    因此处理起来并不困难,最早青壮被编入苦役营中送往琼州盐场晒盐,后来随着俘获人数增多又成立了几个工程兵师,专司从事修筑道路、城垒和治水,并分拨给工部和户部使用。至于蒙古军军官大多被处死,也有部分弓马娴熟者被编入宋军充当教头,教授骑射和养马技术。
    这个时期被俘的蒙元军兵相对于宋军庞大数量而言只是九牛一毛,根本掀不起风浪来。而随着首次北伐的胜利,宋军攻占了两淮地区,俘敌的数量开始大规模的增长,其中不仅有侍卫亲军、地方镇戍军,人员构成也复杂起来。
    虽说依然是汉军占据了多数,但蒙古人和色目人也有四成左右。赵昺也不得不重新设法处置,他首先赦免了最早的那些俘虏兵,免除他们的苦役放归乡里,又选了一批加以替换。又对各个工程兵师人员加以甄别后,对伤病和老弱加以抚恤后放归,或是就地安置,也消耗了一批人。
    对于俘获的蒙古人和色目人,赵昺还是坚持处死那些顽固和中坚分子,余者一部分送往新收的马场养马,一部分有技术的送入各个工坊监管劳作。而对于投降的则加以整编,对他们的财产予以保护,按照宋军的薪饷标准予以发放,不愿为军者同样授予土地为民。
    首次北伐俘获的十余万蒙元军兵,相对于江南数千万人口而言不过是大江中的一掬水而已,且两淮和江南虽然曾经陷落,但前后不过二十余年,大多数人还是心向故国的。将他们散于各处依然能轻易的被消化掉。
    至于整编的降军,主官被授予爵位,薪饷待遇在原基础上加了一等,并予以厚赐,虽不比他们在蒙元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捞的的钱多,但也足够其与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了。且胜在稳定,没有欠薪和肆意克扣之事发生,大多数人十分满意。
    至于蒙元军卒过去也要在各个卫所屯田,朝廷说是给予薪饷,但往往拖欠不给,实际上只是免去了他们的赋税,却要向朝廷、宗主缴纳岁贡,忍受上官的盘剥,征战之时还有自备马匹和兵仗。所以基础官兵生活是十分艰苦的,而作为军户还要世代为兵,不得从事它业。
    如此而言,大宋军队有完备的薪饷和抚恤制度,朝廷为他们提供武器、服装及饮食,可以说当了兵包吃包住,还给钱,退役后会按照级别发放补助金,有战功者优先安排到各级衙门中工作,即便返乡也会优先分配给土地。更重要的是没有了世代为兵的军户身份。
    而今宋军刚入伍普通士兵的薪饷,虽然不高,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贴家用;一个初级士官的薪饷一般可以保证一个五口之家的基本生活;而成为军官,他的薪饷差不多就可以奔小康了;到了高级军官,他的薪饷和补贴已经不逊于朝廷二品大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