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自己以他的名义,以皇帝的名义命令各大州县向他开城归降。 他原本对这个事不抱太大希望了。 毕竟皇帝被他俘虏,天下的人都清楚。 那些手握军权的地方大员,怎么可能遵守呢? 但是很明显,他现在就是在以后世人的价值观在衡量现在的价值观。 用后世的话来说,效忠皇帝就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抗旨呢绝对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大吴各大肯定有不少,将遵守圣旨视为不可触犯禁忌的迂腐愚忠的大臣。 自从自己以皇帝的名义发布了圣旨之后。 他命令周文通带着三千骑兵和这个圣旨,去招降各地。 已经有不少的州县向他投降了。 不过像天津这样的重镇投降还是第一个。 随后李钦立刻拿起了手上的皇帝印玺,对旁边的幕僚文书说道: “我说意思,你们起草。 天津守备耿知襄,弃暗投明,功勋卓著,升为兵部尚书。 封为津顺侯。 你们以圣旨的格式写,到时候交给朱祁真,让他批红侯,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给耿知襄。 明白了吗?” “在下遵命。” 听到了李钦的命令后,在场的众人立刻点头遵命。 看到他们的反应之后,李钦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双手把玩着面前的皇帝印玺。 不得不说,手里有了皇帝就是不一样。 自己想要拉拢任何人,给任何人封官,都是名正言顺的了。 耿知襄是第一个主动向自己投降的,手握军权的大吴高级官员。 自己必须要给他极大的封赏,先是封尚书,之后又是封侯爵。 就是为了给天下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树立一个榜样。 只要主动投降,他绝对不会为难,还会高官厚禄相待。 到时候主动投降的人一定比比皆是。 毕竟他一手握着皇帝,一手握着刀子。 皇帝在手,下旨让你开城投降,你开城投降那是遵从圣旨。 而且投降之后又是高官厚禄。 可以说面子里子都给你了。 但是要是抵抗到底。 他那十多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 李钦在做好这一切之后,立刻就在这个给耿知襄升官封侯的圣旨后面,加了一道圣旨。 命令他立刻带着他的三万大军,前来支援辽东公李钦。 协助他一起攻打被奸佞控制的京师。 毕竟,现在好不容易拿到了这三万大军。 就让他们先去攻京师给他开开路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