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自己毕竟是朝廷任命的地方大员,现在国家正逢国难,自己拥重兵作壁上观,真的好吗? 但是同时,他的理智告诉自己,作壁上观是对他个人利益最大的做法。 最后他看着面前的两名幕僚,最后对面前的那个年少的幕僚说道: “你去起草一封奏疏,说臣秦臣耀,将立刻率山东众兵去京师,抵御反贼李钦,解救陛下。” 在听到了秦臣耀的决定之后,那个年少的幕僚,立刻一脸喜色的遵命,转身去起草那份奏疏了。 而旁边的那名年长的幕僚则是在听到了秦臣耀的决定之后。 一脸的惊讶,随后想要上去劝谏秦臣耀,但是却被秦臣耀所伸手阻止。 在看着那名年少的幕僚离开后,秦臣耀立刻对旁边年长的幕僚说道: “你现在立刻写一封信,告诉李钦,我会带着山东数万大军去京师外,和他一起讨伐京师的奸佞的。” 面对秦臣耀的做法,那个年长的幕僚也是一惊。 秦臣耀则是目光看向远方说道: “我现在就去集合大军,慢慢走。” 此时在山东的这一幕发生在了大吴的各个地方。 几乎大吴的所有的总督都在收到了诏书后就出发了。 但是在宣府,大同,太原,河南,山东中,只有宣府的郭自锋,河南的董忠楼,太原的杨智勇,在收到了诏书之后,快速朝着京城急行军。 而大同姜乡阳和山东秦臣耀的军队却是如同龟速般的在前进。 至于其他地方的总督和将领,则是因为距离遥远根本就无法快速到达。 比如遥远的岭南两广地区,因为距离遥远,他们此时不要说收到征召的诏书了。 就连皇帝被俘虏了消息他们都不知道。 就在各大总督还有地方上的总督,正在快马加鞭的朝着京师靠近的时候。 李钦也是带着休整好的大军,开始朝着京师的方向前进。 只是这一次跟在他身后的除了原本熟悉的面孔,还多了一个陌生中年人的脸。 那个人正是天津守备耿知襄,他在不久前主动带着天津内的三万大军投降了李钦。 李钦以皇帝朱祁真的名义给予了他名正言顺的重赏。 并让他带着大军和自己一起去攻打京师。 在他带着三万大军赶到之后,李钦立刻就命令休整好的大军开拔。 直扑京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