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曾经高大魁梧的父皇,如今形容枯朽,卧床不起。 将军没再上前,而是转身走了出去。 宣德帝目光寥落而复杂地看着将军背影消失。 父皇早就死了。 敢这样大剌剌来到皇帝床前又转身离去的,只有那个逆子。 我们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子啊? 他一两岁的时候,我也是抱过他的。 从什么时候起, 我就开始讨厌甚至忌惮这个儿子了? 好像是刚复辟后,第一次见到他时,我就开始忌惮他了。 他明明和二皇子赵淳个头一样高,只是个十岁的半大孩子,可那双寒沁沁的眸子,却令他这个历尽磨难的皇帝心生戒备。 宣德帝明白,是这个儿子小小年纪就经历了大起大落,所遭受的曲折磨难并不比自己少,心智远超同龄人。 可是,宣德帝宁愿他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天真小孩子,而不是这样冰冷防备地看着每个人。 所以,他不停打压他,各种逼迫他,甚至把他的几任老师都下狱流放,让他孤立无依。 他只是想让他收敛一点,不要像小老虎一样时刻警惕,时刻防备。 他想让他明白,一个山头,容不得两只老虎。 终究,他们父子还是走上了反目成仇的这步。 …… 皇宫的巨大动静和骚动到后半夜就消停下来了。 一切井然有序,好像之前的轰隆巨响只是众人的幻觉。 第二天是正月初六,皇帝照旧不能参加早朝,传旨命皇太子视事于文华殿。 文武百官参加早朝,如日常仪式。 泰昌侯张敏渊和内阁首辅苏贤成了在文华殿觐见皇太子的第一批人。 太子赵澈颀长挺拔的身姿站在文华殿正中,令苏贤感觉眼睛有些刺目。 他苏贤筹谋多年,就这么败了么? 他怎么甘心? 赵澈只是客气命泰昌侯张敏渊去太庙行礼进春,反而让苏贤留了下来。 苏贤凝神屏气地等待着赵澈向他下命。 他就可以趁机与赵澈讨价还价。 没有他这个首辅和内阁的支持,赵澈想要顺利登基怕也是不能够。 没有皇帝和内阁的联名圣旨,即便是武力夺来皇位,也名不正言不顺,天下人就可以以此为理由,起兵讨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