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三人实际上是由之前的道者和儒者身上的笔画共同勾勒而成,看起来是手搭道者和儒者肩上,露出光光的头顶,手捻佛珠,是佛教中人。 宣德帝不得不连声赞叹:“妙,真是妙!” 看似画了两人,其实画里共有三人。 他看向字旁的题跋,上写《一团和气图》。字迹娟秀,与太子苍劲有力的字大相径庭,很显然是女子的字迹。 看到落款上的“周”字和日期时,宣德帝心里有些了然。 这大概就是周家小丫头送给太子诸多礼物中的一件吧? 身后稳健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宣德帝知道,是太子和首辅苏阁老来了。 宣德帝面带温和的笑意,侧身看向沉稳走近的太子,指着画,语气和蔼地说道:“朕就觉着周家丫头不错,对你肯用心,模样也好。” “本想指给你做正妻的,奈何她福薄。” 宣德帝轻声叹息,宛如一个慈祥的老父亲。 太子赵澈颀长挺拔,表情谦恭行礼,低头时不免微微愣怔。 皇帝原来知晓自己心里有周妍。 她这样家世普通、容貌美丽的女子,又是皇后娘娘的侄女,给他这个太子做太子妃,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即便哪一天赵澈被废黜储君之位,也不会得罪哪个权臣,引起严重的反噬。 皇帝这样的考虑真是合情合理,也合赵澈的心意。 少年人的初心里,谁不曾想有个两情相悦的佳人陪伴一生呢? 只是。 眼前慈祥的父皇让他有些茫然。 他不曾期待过这样父慈子孝的和睦场景吗? 幼年时,被废太子之位后,朝不保夕的的日子里,他也曾默默流泪,期待着父皇能像个救世主一样庇护他,把那些暗地里欺负他、磋磨他、想置他于死地的内侍宫人们杀光。 可是,并没有什么救世主出现。 他只能靠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所有。 终于盼到父皇复辟,重新登基为帝。 他内心极其渴望父皇能宽慰他,呵护他,让他放下戒备,松懈下来。 可是,并没有。 父皇只是冷冷地打量他,像看一个陌生人,或者是一个仇人。 他反而慈爱地摸了摸二弟赵淳的头,对赵澈只有防备和厌恶。 是他做错了什么吗? 他很迷惑。 他觉得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令父皇失望了。 等不久后,与他年龄相仿的十岁衍圣公孔弘泰进京面圣,皇帝甚至把孔弘泰抱在自己膝盖上坐着,用亲切宠溺的语气和孔弘泰聊了好久的家常。 他极其羡慕地看着孔弘泰。 孔弘泰抱怨在京城的宅子很小,皇帝马上很大方地当即给他拨了一处大宅子。 他也想要这样的关爱啊。 他也想能坐在父皇膝盖上,享受他从未享受过的呵护。 于是,他也终于鼓足勇气,找个时机向父皇提出自己想有个大点的宫殿。 然而。 父皇只是冷冷看着他,目光审视还带着厌恶,语气更是冰冷渗人。 “与皇祖母同住,还委屈了你?!” 他终于明白,父皇是不会爱自己的。 无论如何,父皇都不可能把他抱在膝盖上坐着,语气温和地跟他轻声慢语。 后来,他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宫殿,文华殿作为太子日常学习的地方。 而那期待多年的父爱,却从没有光顾过。 读书越多,他就越来越明白。 皇家亲情淡薄。 皇帝和太子,本就不是寻常意义上的父子,而是互相戒备和打压的君臣关系。 不是太子不得善终,就是皇帝不得善终。 太子装懦弱老实苟到皇帝寿终正寝的例子有吗? 史书上也有,只是极其稀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