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家周姑娘心里压根没您。 她就想着给赵晖当续弦呢! 您就老老实实地等着大婚,多少美女不都任您挑呢吗? 赵澈洗漱完毕穿戴整齐时,已经恢复了惯常的镇定从容。 如今正是整顿禁军的关键时刻,他还不能分心。 …… 早朝前,首辅苏贤与兵部尚书马昂对了一下眼神,后者淡定地点了点头。 苏贤手持笏板威严地站在文官队列之首。 心里却暗地里骂开了花。 赵澈不过登基三月,就折腾出天大的动静,可偏偏众人还都拥护他的新政,趋之若鹜! 这份能耐实在不可小觑。 他把京师三大营的十二万精锐拉出来搞什么十二团营,全部任命公侯勋贵以及都督担任团营领袖,实际上是把兵权分散掉了。 可被动了利益的张敏渊和居然没有反对,还非常拥护,因为皇帝还把他摆在很高的位置上,连十二团营怎么组建都完全听张敏渊的,大有更受重用的意思。 苏贤却坐不住了。 武将勋贵集团的崛起,势必会与文官集团争利,他可不能任由武将集团做大。 之前他就给兵部尚书马昂传了话,让他务必要上奏折,对十二团营要加强监督,派出御史。 他当然看得出来,皇帝这套先广发赏钱又搞十二团营的做法,与当年鞑靼兵临城下、于谦紧急调配军力人力保卫京城时的做法一样,能较短时间提高士气,见效快,是行之有效的好法子。 早朝时,马昂当面上奏折:“兵政乃国家重事,戎务何由十二团营坐营协赞,全交给侯伯督都等官,恐怕有违慢失误,必须戒约,非朝廷威命军令,无由调动。臣乞赐,让泰昌侯张敏渊等令十二团营遵守行事,政令归一,兵将协和,不致失误。” 泰昌侯张敏渊冷冷瞥了马昂一眼,心里暗暗唾骂。 老匹夫,要跟老子争权! 回头就收拾你! 马昂说得很委婉,并没有提什么让兵部派出御史监军的话。 赵澈听到这话,心里淡淡一笑,脸上却没显露出来。 他当场下令让太监齐永诚与泰昌侯张敏渊一起总管提督十二团营。 齐永诚那可不是普通的太监,那是当年跟着太宗皇帝出生入死的骁勇战将,曾经粘着胡子领军出战,把鞑靼兵杀得七零八落、落荒而逃。 齐永诚从太宗时期就被重用,如今历经七朝而不倒,其政治手腕和能力并不容小觑。 之前齐永诚唯一的侄子齐聚被人排挤,贬谪到了广西。 众人还一度以为齐永诚的势力很快会被推翻。 如今赵澈重新任命齐永诚,对齐永诚采用“恩威并施”的手段,也会让他更加忠心地拥护赵澈。 …… 退朝后,赵澈的心情有些愉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