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能带江小姐去买首饰,又亲自给她开车门,坏脾气应该过去了,宁祯看到了曙光。 当然,保守起见,她最近不打算见他,免得上次莫名其妙的怒火蔓延到今时。 “……这个烤鸭真好吃。大嫂,下次咱们去野餐,也带上一只,哥哥们肯定也很喜欢。”宁祯说。 最近春暖,野餐成为一件非常时髦的事。 都是留洋的男男女女带起来的洋风气。 大嫂:“带只烤鸭去野餐,就真俗了。人家野餐带白俄人蛋糕房的西洋点心,和葡萄酒。” “我不喜欢西洋点心,也不爱葡萄酒。我要带烤鸭和铁观音。”金暖在旁边接话。 大嫂也笑起来。 姑嫂仨约好下次去哪里玩。 大嫂还说:“我真想带你们去港城。那边开埠港口,又有英国人驻扎,各种新奇好东西,眼花缭乱。” 金暖:“叫上以申,他给我们护航。” 宁祯则说:“二哥、三哥都可以去,他们的差事都能请假。只大哥在军中,轻易走不开。” “我娘家新添了邮轮,动力很足,两天就可以到港城。咱们去玩两三天,前后七日时间,不耽误事。”大嫂道。 金暖:“我要去我要去!大嫂,您是活菩萨,您带我去!” 大嫂忍俊不禁。 又问宁祯,“祯儿走得开吗?” “十天半个月不太行,但六七日的时间,可以挪出来。”宁祯道。 大嫂:“那我回去安排。邮轮走货,可能要半个月才回来,咱们四月上旬出发。” 又道,“祯儿,四月是你结婚一周年的日子,咱们去港城给你买点礼物。” 宁祯:“……” 一转眼,她上了一年的工。在“督军夫人”这个岗位上,鞠躬尽瘁了快一年。 活了二十二年,只这一年最难熬,比闻梁予去世的那段时间都艰难——那些时候她浑浑噩噩的,回想起来记忆模糊,痛苦都淡化了。 这一年的苦难,却是鲜明的。一次次的磨难,血淋淋刻在她心口,她不堪重负。 “好,我愿意去。”宁祯对大嫂道,“我必须出去散散心,宽松几日。” 否则,日子熬不下去。 “时间我来定,大概就是四月初出发。”大嫂说。 宁祯和金暖都上前搂抱她,叫她“财神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