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点。”宁祯说。 “后来呢?” “他弟弟闻梁予来接我们。闻梁予是姨太太的儿子,只比闻蔚年小几个月,他在伦敦独自生活了三年,十四岁就出国了。 他长得比闻蔚年高些,也才十七岁,做事沉稳。我们一下船,他就把什么都安排好了。”宁祯说。 “你喜欢上了他?” “当时没有。异国他乡,我需要朋友和陪伴,而闻梁予的交际圈很成熟。我愿意和他亲近,走捷径结交同伴。”宁祯说。 闻梁予也愿意带着她。 宁祯很努力去生活、学习的时候,闻蔚年开始拖后腿。 她出去玩,准备顺便捎带他,他居然挂她的电话。 宁祯又不贱,热脸贴了冷屁股,尴尬可想而知。 “闻梁予在伦敦三年,极少暴露自己身份;闻蔚年一去,就开始摆阔,引得同学们都围着他转。”宁祯说。 宁策笑了下。 “你笑什么?” “愚蠢的年轻人。没什么,你继续说。”宁策道。 宁祯:“他三番两次挤兑我,有次甚至在课堂上。从此关系就不好。他还带头疏远我。” “可恨!” 宁策不由冒火。 这也太过分了。 宁祯当初的处境,可见多艰难。 “哪怕做不成朋友,他也不应该如此。我擅长念书,慢慢也有同学跟我亲近;闻梁予一直对我很好。”宁祯说。 “因此喜欢了他?” “喜欢是一种情绪,它是混乱的,说不明白。我没少被闻蔚年排挤,闻梁予的接纳,对我尤其重要。 他追求我的时候,我甚至考虑,假如我拒绝了他,我的处境会怎样?我那时候太小,又是异国他乡,我也胆怯。”宁祯说。 宁策的心,狠狠一揪。 妹妹从来没跟家里说过这些。 她报喜不报忧。 “你不喜欢闻梁予?” “不,他很好,非常好。能力好、长得也好,学习出色。他对我也很好。可能我理想中的男人不是他那样,但他的确很好。”宁祯说。 “先接受了他的追求,而后才慢慢动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