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怪不得江太太在江家父子不同意、盛长裕也没点头的情况下,非要把戴宓推出来,叫她冒充盛长裕和江家父子杜撰的‘江澜’。” 为的,难道不是江家,而是戴家? 宁祯打了个寒颤。 她搓了搓手臂,不知是冷还是怎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宁祯去了军医院,探望江郴。 江丰去了驻地,他过年也不得空闲;江南浦在医院陪着父亲。 “……春安和弟妹暂时回娘家了。我阿爸只是旧伤复发,染了些风寒病倒了,夫人不用担心。”江南浦说。 江郴也如此说。 宁祯安抚几句,放下补品就离开了。 不知为何,她总感觉江郴父子,性格和宁祯的父亲很像:一颗忠心,性格耿直。 宁祯想要局势安稳,不愿军政府的人再三猜疑江郴和督军的关系。 年关,人心很重要。 盛长裕在驻地,估计得腊月底才回来,宁祯没时间和他商量。 她回了趟娘家。 “……这不是多管闲事,而是维持江郴地位的稳定。江家不能在这么闹下去。旁人不知是他们自家的问题, 只当督军很忌惮江郴,在收拾江家。”宁祯说。 祖母听了,觉得宁祯猜测可能很合理。 “祯儿,祖母有个办法,比你的办法更好,就是损了点阴德。你的办法,成功固然好,失败了风险极大。 我的办法,成功与否,在于人心;失败的可能大一些,但失败了也是悄无声息,下次可以再找机会,不会打草惊蛇。”祖母说。 宁祯:“您说来听听。” 祖母简单说了她的办法。 正如她老人家所言,这个办法,成功了也可能把功劳淹没。 宁祯思虑再三,还是同意了:“用您的办法。万一失败,最好不要闹出太大动静。 江郴在军政府很重要,长裕很器重他,他值得信任,不可因家务事,毁了他声誉。尽量不要牵扯到他。” 不单单是考虑成败,宁祯还想要江家父子的声望也算进去。 祖母的办法,自谦不如宁祯的好,实则比宁祯的高明百倍。 这才是阅历丰富、见识绰约的老人家的办法。 宁祯当即吩咐心腹去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