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事情到这一步是刚刚好。 只是让陆远没有想到的一点则是,韩邦奇竟然也被刺杀了。 谁刺杀的韩邦奇陆远不清楚,也没心思去查,只能说韩邦奇被杀,算是歪打正着。 这一下,案子更加错综复杂,查案的难度成倍增加。 严嵩想要一时半会官复原职已然是不现实的事情,相应的,嘉靖的精力也势必然要被案子牵制住,无法全力在继续对付陆远,毕竟还有个迫切想要复职的严嵩在他身边折腾呢。 案子一日不查清,严嵩一日无法复职。 所以严嵩能放过嘉靖吗? 当然是安排严党的手下抓紧催促皇帝查案了。 陆远要为自己争取足够的时间。 要抢在案子查明之前,将江南派系完全拧成一股绳。 到时候以地方利益集团的强大倒逼皇权。 以后就算你嘉靖亲自下场来对付我陆远,咱俩也无非就是见招拆招,一边斗争一边妥协。 如此,陆远便有信心安身立命。 这个自信是绝对的。 因为嘉靖永远比不上陆远一点。 那就是嘉靖不会搞钱只会花钱。 而陆远最擅长的恰恰就是搞钱或者说是做蛋糕。 蛋糕越做越大,分吃的人越来越多,则支持陆远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最终就是尾大不掉,君权和相权并轨同在。 当谁也无法通过斗争除掉对手的时候,那么斗争的尽头就一定是妥协。 一个以双方互相退让、相互交融合作为最终结果的完美结局。 没有任何一个成熟的政客会接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事。 嘉靖不会、陆远更不会。 这就是刺陆案,如今刺韩案所诞生的政治动机以及对未来大明朝发展的政治影响。 如今事态之发展已成必然,嘉靖代表的皇权、严嵩代表的相权、陆远代表的地方政党三方已然完全交织在这个案子中,谁也抽身不得。 陆远的谋划成功了。 陆远觉得,几百年后的大学政治或者历史课中,大明朝的刺韩案大概会被人拿出来反复说道。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