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阶摇头一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皇上已经下了罪己诏,知错就改便是上善耶,谁能想宗亲揪着不放,合词上疏劝位,皇上估计也是心灰意冷,加上自觉亏欠国家,这才决意退位吧。” “禅位之后,翰林院要编修实录的。”张四维抬了一下眉头:“这事要如实写进史书中,不然,将来会惹非议。” “这是当然。” 徐阶点点头:“翰林院、国子监的生员在这一点是有共识的。” “那就好。” 徐阶看了一眼张四维,发问道:“张参政,太师可有指示,皇上禅位之后该如何吗?” 张四维没有急着答话,而是看了一眼周围,徐阶立时会意。 “放心,老夫这里没有外人。” “迁都回南。” “太师确定了?” “很确定。”张四维点点头:“只有迁都回南对国家才是最有利的事情。” “那,迁都之后,太师可说北京这边怎么办吗?” 徐阶皱眉道:“北京六部五寺一院一司,连着宗人府、五军府、顺天府、翰林院、国子监、戎政府多少衙门,何况还有宗庙、社稷都在这里,是保留还是搬迁停废?” “太师的意思是不再保留北京的国家班子。” 张四维端起茶来品上一口,神态略显倨傲:“一个国家两套班子像什么样?历朝历代也没有这个道理,所以要全面废除。” “矛盾很大啊。”徐阶皱起眉头来:“那么多衙门上万名官员,一旦全部废止无处安置,一定会生乱,戎政府还有二十万京营兵,这些丘八一旦和文官联起手来作乱那就危害巨大了,是不是应该再请太师三思斟酌呢。” “太师的态度是不会变的。” 张四维微抬下巴,坚定摇头:“为保国家之实质统一,迁都、废停是必然之事,不过太师也交代了,要以稳定大局、友好谈话为核心同北京众同僚们进行政治协商,尽可能的完成这一次迁都及停止北京班子运转事项。” 徐阶皱着的眉头就没有松开过,他作难言道:“说协商,但这种事又哪里好协商呢。” “所以下官来之前,太师特意叮嘱,要下官到了北京之后,一定要到徐阁老、罗阁老两位这里请示商议。” “只我们二人,那欧阳阁老呢?” “徐阁老明知故问了。” 徐阶顿时明白过来:“迁都之后,新内阁没有欧阳阁老的位置了?” “他是如今的文渊阁首揆,迁都之后,若他还做首揆,那太师,做什么啊。” 张四维冷笑一声:“人贵有自知之明,欧阳任夫的能力能驾驭我大明朝吗?他能做这个首揆,完全是严阁老退了,太师担心严党官员惶惶不可终日,这才让其先在台面上撑着,保障权力的稳定过渡而已。 他要是懂事就自己给自己一个体面,不然,只能咱们帮他体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