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家长乖乖掏钱,“给我来一个豆沙卷一个猪猪馒头。” 顺利拿到猪猪馒头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进班里炫耀去了。 有些家长着急送孩子来辅导班,自己也没吃上早饭,正好顺便就在徐东升这里买了包子茶叶蛋去上班。 第二天,林慧又随手做了不少“奇形怪状”的馒头和包子,一点点颜色搭配看起来就很亮眼。 他们的猪猪馒头在小学生中风靡,甚至有些放假了没上辅导班的孩子还特地跑过校门口来买,前几天试卖的二十几个根本就不够卖。 但家里人精力有限,他的蒸笼也带不上这么多东西,只能是享受了一把“先到先得”。 徐东升在校门口卖了半个多月,期间也有其他人过来抢生意。但是他家的花样多,味道也好吃,生意比其他人好。 他也顺利在这一条街上混了个眼熟。 某天,他卖完了包子,就去找那些街坊邻居套话了。 “大姐啊,你们住这边还挺方便哈,这又有学校又有医院,隔条马路还有供销社。” 那大娘手里正缝鞋面呢,听这话笑了,“你看旁边那是我孙子,都上小学了,你还叫我大姐呢?” “是嘛,真看不出来!”徐东升咧嘴笑,“那你跟我娘应该差不多大,可是看着比我娘年轻多了。” 这话哄得大娘哈哈大笑。 “真的,大娘我不是哄你。咱们乡下人每天晒太阳,我之前下地收粮,现在又出来做买卖,整天风吹日晒,你看我皮肤一下就黑了几个度。” 他把袖子拉起来,大娘瞥一眼,还真是,手臂跟手腕有个明显的分界线。 “要是有个自己的铺子就好了,不用晒。” 他好像是话赶话到这儿了,“哎”一声。 “大娘,你知道咱这边有谁家愿意租一间屋子吗?” 大娘摇头,“没听说,你要租铺子做买卖,得去前街,那里有人租。” 徐东升不放弃,他把旁边玩木棍的小孩儿招过来,塞一包红薯干给他,“叔送你吃了,好吃。” 那小孩胆子也大,直接就拆开报纸,脏兮兮的手指捏了一根往嘴里放,笑呵呵的,“奶奶,好好吃!” “大娘,你也尝尝我家红薯干,是我老婆做的,大家都说好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