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几人在饭桌上边吃边聊。 梁青的工作岗位已基本确定,三天后再过去报到。是个很清闲的岗位,每天坐在前台给人拿东西结账就行。 “我们那个店你们也去过,不大不小。今年缺人,想请一男两女三个员工,你们有合适的人介绍吗?” 李启城想了想,“不知道你们要不要残疾人,我有个战友,上过战场立过功,因伤退伍。” 林慧对这样的人肃然起敬,“是什么样的伤残程度?” “他的左手不能用劲,但是日常生活没问题。”说到这个人,他也很无奈,性子太倔了。 “原本他可以拿功勋换个清闲的岗位,但是他就是心里过不去,恢复高考后有许多大学生要找工作,他觉得自己手废了不能浪费国家资源,所以坚持离开。” 他也是偶然间碰到,才知道战友的现状并不好。离家太久,家里已经没了他的位置。找工作也不好找。 “他认字会算数。” 林慧惊喜,“我们即便是要搬库存也是搬衣服,不算重可以慢慢搬。他要是会算账,工资不低,还给包住,就住在店里。” “那太好了,我去找他说说。”李启城觉得挺好。 梁青手上也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我有一个朋友,因为厂子效益差,她们的工资已经压了三个月未发,她想把工龄给买断。” “我们的工资保证不会少发或者延迟发放,比厂子给的钱要多,甚至有可能达到两倍以上。但是她能接受成为个体户给人打工吗?肯定是不如以前体面的,不仅累还得服务客人。” 林慧的话说得很直接,她是要找一个听话的员工,而不是找一尊佛过来供着。 从某种层面来讲,梁青未来要干的工作跟她店里的是一样的,但是梁青只要拿东西收钱就好,并不需要讨好客人。 林慧给了个建议,“这样吧,我们后天开门营业,你们要是有朋友感兴趣的话,可以过来看看具体情况再详谈。” “行。” 李启城就是抽空回来吃个午饭,又得赶回派出所去。他天天查案办案,常出外警,手背都冻裂了,带上皮手套骑车能好受不少。 林慧一家吃过午饭也就离开了,带孩子们在城里头逛逛,又买了气球哄他们开心。 果然很快就忘记爸爸妈妈“抛弃”他们的事情。 回家路上,林慧才后知后觉,原来村里已经埋了不少电线杆,有不少电工正在工作。 “我们家在村口,拉线通电距离近,在30米内不收费,但是爹娘在老宅那里,距离超了,这钱我们出吧?要不他们心疼钱舍不得拉线。起夜都不方便。” “行,干脆连平时交电费时我们也出了吧,总共也没多少钱。” 林慧不心疼这点小钱,既然要做事就做得漂亮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