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先说清楚,我们一不要没有证的,二不要里头乱七八糟纠缠不清的,三不要太偏僻的。” 老杨一喜,笑起来更像耗子了,“明白!” 做这行的一听就知道,要求越高,就说明成交的机会就越大。 老杨一招手,就有个年轻小弟骑着三轮车过来了。 合着这还是个团伙,噢不,团队! 他们先是转了两条胡同,又走过三条街,就有一家要卖房留洋的,门上的漆都掉光了。 老杨上前拍门。 没一会儿有一对年轻夫妇过来开门,似是知识分子,还戴眼镜。见到他们也并不多言,只安静地站在一边看。 老杨笑道,“您二位这边随意看。” 林慧心里默默记着,一百多平的小院,三间大屋,一间小灶房,前院十几平空地铺着石板砖,没有后院,用的是自来水。 几间屋子当时盖的时候用的是好料子,几十年过去了,依然屹立不倒,只不过这些年来疏于维护,部分墙皮已经脱落。 林慧没提出要进屋看。买房子主要看地段看方位看大小,其余的不用太在意,反正买过来还是得重新装修,更差点的甚至还得扒了重新盖。 几人出门之后,老杨才报价,一共是11000块钱。 徐东升深吸一口气,在她耳边说:“我在羊城买的房子是这三倍大才只要7800块钱。” 林慧也是吃了一惊,想不到会这么贵。 老杨会看眼色,又开口:“您二位别看房子不大,主要是地段好。而且独门独户,您看看我们刚才路过那几个大院儿,里头挤了好几十户人家,吵吵嚷嚷的,矛盾多,上厕所也忒不方便!” “你先带我们去看看剩下的吧。” “好嘞。” 接下来他们去看的都是附近几条胡同的院子,格局差不多,小到几十平大到一百多平的一进小院儿。 灰墙黑瓦重影叠叠,巷子口有点逼仄,要是车大了都过不去,走在墙根底下都能听见院里头有人吵架。 这就是胡同人家的烟火气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