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时周围几桌的人都静下来了,听他说。 “听你这么说,意思就是我们闹也没用,必须要拆了?” “会有多少补偿?是怎么个补偿法?我们家家户户都在这儿生存,想让我们搬家,补偿绝对不能少。” “你们这些年轻人也真是的!老一辈的祖宅都能不要?给再多补偿,我们也不搬!” 能同意搬迁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不懂老辈的执念。 “我们死活不离开房子,他们还能逼我们走?你们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有年轻人不以为意,“不就是一个房子吗?在哪儿住不是住呢?没准我们换到了筒子楼住得更好了。” “金窝银窝不如我的狗窝,筒子楼再好,也不如我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好!” 店里各桌人各执一词,徐东升没再听下去,细细问了男人大概都会有些什么补偿措施? “左右不过是另外给你找个房子,要么是给补钱。”男人笑着小声对他说,“你在这边开的是铺子,说不定补偿比别人能多些。” 徐东升也笑笑不说话,在心里沉思。 不知道这人什么底细? 专门来游说的?真假掺半的话,最容易动摇人心。 若是补偿少了,他还真不愿搬。他们这条街上的两家铺子都是花了大心思改建的,才用了几年啊,那些砖瓦没准都还能按新价卖! 林慧也在听广播看新闻报纸,将各地拆迁情况都单独圈出来。 近几年开始,许多地方都在改造,尤其以沿海大城市为甚。 晚上,两夫妻在昏黄的灯光下对着报纸讨论。 徐东升盯着画出圈来的文章,“照这样看,我们是不搬不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