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劳动替代救济-《大秦仙医》


    第(2/3)页

    告别了嬴政,叔孙通和韩生来到了藏书阁,找到了张苍。

    三人甚至在咸阳贴出布告,要求秦始皇以工代赈,招收一群民工,兴建大秦。

    咸阳的平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赈灾这种事情,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替皇上办事,还能向皇上要钱的。

    韩生朗声说道,“陛下愿意为我大秦文人创造一个繁荣的时代,在骊山修建书院,让所有学子都有一个学习的平台!”

    韩生这番话一出口,顿时引起一片叫好声!

    “皇上英明”之类的话语,一个接着一个,从那些读书人的嘴里冒了出来。

    顿时,所有人都开始夸赞起嬴政来。

    韩生叹了口气,开口说道,“现在学院正在修建,皇帝提议以工代人,所有去骊山工作的人,都能拿到一笔不菲的报酬,你可以去叔孙通那里登记!”

    而叔孙通则在咸阳一带游历,颇有咸阳人的名声。

    听到韩生的话,许多读书人都挽着衣袖,大声说道,“书院的建立,是所有学子的福气,我们这些读书人,也是免费的,愿意为皇上效力。”

    叔孙通也是一脸的欣赏之意。

    咸阳诸生,亦有不少人在叔孙通那留名。

    民众们更是惊讶,皇帝不征劳役,而是以劳役来救济灾民。

    这就是皇帝对百姓的关心!

    许多秦国的人,也都争先恐后的站了出来!

    叔孙通的那一叠纸张,他也看不下去了,干脆就把那些人都带走了。

    我要带着我的子民,一起去骊山!

    在咸阳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朝中的大人物们,也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而此时,中车大人也在皇宫之中,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阳城上下,读书人无不称赞皇上英明神武!

    随着叶绾绾话音落下,嬴政的脸色顿时一喜。

    太尉府上的一些客卿,正在咸阳贴出了一张布告,想要招募一些难民。

    他召集了很多人去骊山修建学校!

    “以工代赈”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肯定。

    这其中,韩生居功至伟!
    第(2/3)页